6月29日,财政部、发改委发布《通知》明确,近两月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将不再涨价。同时,由中央财政对炼油企业给予相应的价格补贴。

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国内油价未来是否还会上调?国内媒体就此对话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林采宜表示,当前国内消费者对油价上涨预期较大,这一政策能够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

“石油价格在CPI中比重较高,当国际油价涨至130美元/桶后,国内油价不再上涨,实际上是稳定国内居民对通胀的预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林采宜说。

然而,很多专家预计,本轮油价可能最终会突破150美元/桶,到那时我国如何应对?“从我国目前油价水平看,国际油价即便再涨,我们也不至于亏本。”林采宜说。林采宜指出,其实我国的油价政策暗含了两个深意,一是与成品油的生产成本有关,二是不鼓励私家车出行。

林采宜解释,我国人口密度非常大,在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非常方便,经济成本、环境成本都很低。“中国百分之八九十的老百姓乘公共交通出行,所以油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林采宜坦言,国内的油价比国外贵很多,油税还没怎么调节。目前还是依照削峰填谷的战略实施。当油价上涨的时候,希望老百姓的压力不要太大,油价跌得很厉害的时候,不鼓励很多人去买车。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油价上涨不多,下调也不多,这里面包含了对出行行为的税收调节。

“两个月之后,这个政策大概率会发生变化,可能往上走,也可能往下走,目前是一个暂时的稳定。”林采宜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