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集体出海。
宁德时代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电池工厂。这意味着,继德国工厂之后,宁德时代海外第二大基地要落户匈牙利。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一场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动力电池厂商出海行动已蔚然成风,远景动力、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正在加快出海建厂步伐。
01
从“内卷”到“外卷”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如何?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中国企业占了6家,其中宁德时代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34%,而另外5家分别是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蜂巢能源。
不过,中国电池企业“霸屏”排行榜,主要依托的是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相比之下,在海外扩张方面,LG新能源、三星SDI、SKI、松下等日韩企业却早早地走在了前面,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区域——欧洲和北美,都已拥有多座电池工厂。面对这种局面,中国电池厂商近两年也加快了动作,不仅在国内“跑马圈地”,更是“外卷”到了海外。
近日,宁德时代宣布,将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设电池工厂,规划产能100GWh,投资金额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这也是继德国工厂后,宁德时代在欧洲建设的第二座工厂,将于年内破土动工。与德国工厂14GWh的产能相比,匈牙利工厂的规划产能显然要高得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的发展之快。
亿纬锂能规划中的匈牙利工厂同样位于德布勒森。就在今年3月底,亿纬锂能宣布,已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签署意向书,向其购买土地,并建设一座电池工厂,生产新型圆柱形动力电池。有大众集团入股的国轩高科则为其电池工厂选址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廷根市,今年6月下旬举行了揭牌仪式,规划年产20 GWh,一期工厂已启动改造。
蜂巢能源于2020年11月宣布,投资约20亿欧元在德国萨尔州建设其首家欧洲电池工厂,预计2023年底投产,产能将达24GWh。在2021年12月的第二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介绍,除了在欧洲建厂外,还同步在东盟、南美、东欧等地配合主机厂客户建厂,到2025年,全球化布局将为蜂巢能源带来50GWh左右的产能需求。
当然,从电池工厂数量来看,现阶段在海外布局最多的当属远景动力。目前,远景动力已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布局了电池工厂,并承诺实现工厂碳中和。此外,孚能科技2019年曾宣布计划到德国建厂,但之后疑似搁浅。去年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公司的一份内部招聘,令业内传言其有意筹建海外电池工厂,但同样没有了下文。
02
争抢国际车企订单
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工厂的背后,是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的快速提升。不少企业有意通过在当地建厂的方式争抢国际车企的订单。整体来看,欧洲是国内电池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一方面,欧洲和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2万辆,同比增长8.7%。虽然由于芯片短缺生产受限,增速不像中国那么快,但考虑到同期欧洲整体车市出现了13.7%的下滑,这一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再加上欧盟已经决定2035年禁售燃油车,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前景可期。
另一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欧洲孕育了众多大型车企,且汽车组装厂林立,中国电池企业的海外工厂,其实也是配合主机厂客户需求而建。宁德时代的第一家欧洲工厂放在德国图林根州,主要就是为了给宝马配套。第二家电池工厂放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是因为其靠近奔驰、宝马、Stellantis、大众等客户的汽车组装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研发和采购的首席技术官薛夫铭称,奔驰将是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的首位且最大的客户。
远景动力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其前身是日产旗下的电池合资公司AESC,因此在被远景科技集团收购后依然与日产及其盟友雷诺合作紧密。远景动力在英国建厂,主要是为了给日产的英国桑德兰工厂配套,而在法国建厂,是接到了雷诺的大单。按照去年达成的一份协议,雷诺向远景提供5年40GWh至120GWh动力电池订单,而日产在英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也搭载远景动力的电池。同样,国轩高科有大众集团的入股,自然也要为其近距离配套。
另外,在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也令部分中国电池厂商有了赴北美建厂的想法。远景动力在美国的布局较早,除了2012年投产的田纳西州工厂之外,远景动力于今年4月宣布,将在肯塔基州新建一座电池工厂,规划产能30GWh,并具备扩容至40GWh的潜力。至于宁德时代,此前外媒报道称,宁德时代有意在墨西哥建设电池工厂,以此为特斯拉和福特供货。不过,近日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的公布,令宁德时代的北美建厂计划打上了一个问号。
从目前已确定的建厂计划来看,都是受既定或潜在订单吸引而来。随着全球化战略推进,今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布局或将再次提速,但与此同时,还需警惕地缘政治、异域文化、产业配套等方面的风险,海外建厂仍需谨慎。(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