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资料图片)
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可以说孔融四岁让犁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成为我们大部分儿童的“孝”的典范。这位孔子的二十世孙,我们儿童时期的“楷模”,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聪慧
杜甫的《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中有云:“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这里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孔融幼时聪慧典故。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进京,慕名想拜访“八骏”之首的李膺。但这个人非常正直,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定下了规矩,非当世名人及通家之好的友人不接待。孔融非常想见他,就编了个谎言,骗门房说:“我是李先生的通家之好的子弟”,门房就把他放进去了。孔融见了李膺通报了姓名,李膺一看也不认识,就问他“貌似你和我也没有什么通家之好吧”。要不说孔融聪慧呢,来之前就想好了答案:“我的祖先孔子与您的祖先都是有德行的人,神交已久,有师生之谊(按理说孔子创建了儒家思想,那时大部分文人都学习过,也算是师生吧)。那我孔融与您也算是几代的交情。”这话虽然牵强一些,但也不算有错,在座的其他人无不赞叹他的机智。正巧太中大夫陈炜也来李膺家做客,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就想逗一逗这个孩子,说“这个人啊,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以后就未必能够成才。”孔融这反应是真快,立即反问道“难道您小的时候也不聪明吗?”说得陈炜无言以对。作为主人的李膺哈哈大笑,赶紧替客人解围“你这孩子以后必定会有出息的。”
孔融长大以后确实也挺有出息,在官职上做过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将作大匠最后做到太中大夫(从四品),被后世誉为“建安七子”之一,在文学方面著作也有不少,明人张溥辑搜集过《孔北海集》,但由于历史原因还是失散了很多作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孔融十六岁发生一件事,名士张俭,揭露中常侍侯览一家欺压百姓,得罪了他们家,被下令秘密捉拿。张俭和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友,便投奔他们家来避难,正巧孔褒不在家。张俭又无处可去,又觉得孔融年纪小,没有实情告知,但又左右为难。孔融见这个人面有难色,觉得这是哥哥的客人,就仗义了一次。“现在我哥哥外出,家里我最大,我做主”就收留了了张俭。后来这件事败露了,孔家掩护张俭逃跑了。但官方总得找个人抵罪吧,把孔褒和孔融都抓了起来。孔融认罪,这人是我藏起来的。孔褒也认罪,这个人是投奔我的。连他们的母亲都去认罪:“我是家中的主人,这个罪应该是我的”。郡县的官员一看这一家三口都争着认罪,没见过这种事,不知道该定谁的罪了,毕竟孔家在当地的影响力比较大,就上报了朝廷。最后朝廷定了孔褒的罪,被判死罪。但孔融却因此事成名,堪比当时的名士平原陶丘洪和陈留边让。这件事作为孔家的传人,无论是对朋友的“信”和“忠”还有“礼”上来讲,都没有做错,只不过结局有些不太好,害死了孔融的哥哥。
为政,为仁,为教
孔融又被称为“孔北海”,当时正值董卓当政,孔融和他硬刚了几次,董卓心眼比较小,眼不见心不烦,就想办法把孔融弄到黄巾军比较猖獗的北海担任相国。孔融这回可算是把毕生所学都用上了。刚到北海就召集民众、发布檄文、同时教授武学,联合各郡县共同抗击黄巾军。奈何黄巾军势大,第一次对战失败了。孔融果断退守朱虚县,修建防御,光收拢灾民就有四万多人。又设立学校,宣讲儒学,教化百姓。对待百姓,只要有一点点善行就鼓励他们,以礼相待。对于死去的人也出钱安葬他们。
后来黄巾军又来骚扰,孔融自知不敌,便派人向刘备求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后刘备推荐孔融兼领青州刺史。也是在这个时候和刘备有了交情。可以说在北海为相这段时间,孔融真可谓兢兢业业,坚实的贯彻儒家思想的仁政。同时是孔融将儒家思想实践的一个重要时期,并且也获得了一些成就。成为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政绩。
爱?大爱?不爱?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融在北海任相时期,还推荐贤良人才,如郑玄、彭趚、邴原等人。他本性宽容,喜欢提携青年才俊。他交往也广泛,只要听说有哪个有才之人,都会想办法去举荐,而且举荐成瘾,如果听说哪个人以前自己没有发现,就觉得像是自己犯了错。这里其实有一些功利心在里面,作为孔家的后人是需要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威望。孔融有一个愿望,“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个好客之人,就是希望自己的经常能够碰到有才之人,经常和他们喝个酒,帮他们举荐一下。却是有大爱之人啊。宋代王九龄的《祠庞颍公》有句诗就是称赞孔融的“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
孔融从北海回归,在朝做少府时,朝廷上曾有有人提出要恢复“肉刑”,孔融引经据典,劝说了朝廷放弃使用“肉刑”,也算是一种“大爱”吧。
但你说他大爱吧,有几件事情我有点耿耿于怀。
(1)公元196年,袁谭攻打北海,战斗到最后只有几百人,孔融还假装镇定,喝茶看书,谈笑风生。转眼到了下半夜城破的时候,他跑了,而且还没带妻子、孩子。最后被袁谭俘虏,想想三国时经常发生屠城的事件,而且这次打的这么惨,被抓获的一家人也是凶多吉少啊。你自己没有坚守到最后未尽“忠”,还抛妻弃子逃跑,你对亲人的“爱”呢,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2)孔融任北海相时,曹操和袁绍的发展势头强劲,他的幕僚左承祖劝他选择一个势力站队。这孔融忠君思想作祟,没有采纳。你说你不采纳就不采纳吧,结果孔融把他杀了。一个幕僚尽了自己的义务,把话说到了,虽然政治意见不合,也罪不至死吧,你的容人之处,你的“大爱”呢,都给了别人?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就没爱了?这和孔子的思想就有些相悖了吧。而且后面的事实证明孔融在大方向上确实是才疏学浅。
(3)孔融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好友,在王允设计杀死董卓之后,也把蔡邕害死了,孔融对他很是怀念。而有个侍卫长得非常像蔡邕,孔融就睹人思友,也不计较对方身份,喝完酒之后就拉着对方一起坐着聊天。这个人的“爱”也是有喜好的。
孝!不孝?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孔家的传承也是如此。孔融让梨的行为就是“孝”中的衍生“悌”,意为孝敬兄长。孔融十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他悲伤的卧床不起,需要别人搀扶才能站起来,这件事也被周边的州郡传为典范。孔融不但自己“孝”,还不能容忍别人的“不孝”。《御览》第二百六十二引《秦子》中有记载,孔子在北海任国相时,见一个人在坟墓边祭奠自己的父亲,只是凭空的掉眼泪,神情上却不见一点悲伤,然后就把这个人杀了。恩,是杀了!个人觉得有点过分啊,孔子讲的仁爱,教化都哪去了,真是挺无语的。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东汉时有个名士叫祢衡(也是个狠人,曾经赤衣击鼓骂曹操),有点才,有一次和孔融聊天,估计是聊的比较嗨。孔融大放厥词“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我勉强翻译一下就是“孩子只不过是父亲纵情的产物,没有什么亲情在里面。对于母亲来讲,就好比是先把物品先放到瓦罐里,然后又取出来了,根本也没什么感情,放哪不是放啊”。你能相信这是孔家的后人说的话吗?这是否定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啊,这可是《后汉书》中记载的,也就是“父母于子女无恩论”。这孔融不是飘了,就是喝多了,和朋友侃大山、抬杠都能拿父子、母子的关系来比喻,这就是所谓的孝道?这祢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两个人还相互赞叹,觉得言论深刻,比喻恰当。祢衡还称赞孔融“仲尼不死”,仲尼是孔子的字,颇有拿孔融和孔子相比。孔融也毫不含糊“颜而复生”,这不就是复生在你眼前吗?这两东西咋就没淹死在瓦罐中呢,真是不可理喻啊。我要是你爸爸,当时一定把瓦罐封死口,在倒满酒,深埋最地下,让你们永不见天日。
礼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对儒家思想是非常重视,尤其是对于国家的礼仪上。孔融在这方面确实高于常人。任少府时,在朝堂上讨论问题,他能够举证定礼,说服他人,一般的公卿大夫都说不过他,形同虚设一般。
公元200年,汉朝的南阳王刘冯、东海王刘祗年纪都不大先后去世,汉献帝想用四时祭祀的方式来纪念他们,就是一年四季都要祭奠。孔融算是做了点有用的事情,劝说献帝“陛下您这是仁厚,但这个两个小破孩理论上不过是你的兄弟而已,死后已经追封了谥号,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过多的祭祀了”,这个答案也正合帝意,边采纳了。
朝廷曾派遣太傅马日磾出使山东,那时袁术独霸一方,很多事事情都需要仰仗袁术。袁术也确实霸道,强制扣留马日磾做军师,这个人也倔强,悲愤过度吐血而死。后来遗体送回京师,朝中大部人认为应该以礼葬之。孔融又引用《汉律》和《春秋》的一些典故,认为马日磾虽然有功与叛臣周旋,但也有欺上瞒下的罪过,没有追加罪过就不错了,又何来厚葬呢。朝中没人能说过他,加上他代表着儒家思想,最后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这真是连死人都不放过啊。
要说这孔融在礼法方面确实是融会贯通,能够随机应变,但有的时候确实有点不近人情啊。
中庸,“忠”!“庸”!
这孔融确实是个大忠臣,终于汉室,但他并没有融会贯通儒家的中庸之道,话说“知而慎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孔融确实是终于汉室,但却是硬钢。苏辙有诗云“孔融汉儒者,本自轻曹瞒”,总觉得自己有孔家这个光环罩着,没事就去直面撩拨曹操,自找取死之道。
(1)公元198年,曹操败张绣,杀吕布,下一步的计划打算和袁绍相争。孔融就对曹操的身边的谋士荀彧说“袁绍兵多将广,难以征服,还是不要去了”。还好简彧这人分析的更透彻一些,一一驳回,这才阻止了他这种言论的扩散。估计孔融怕曹操发展的有些太快了,想拖一下后腿,结果自己也陷进去了,日后传到曹操耳中必然会被记恨。
(2)曹操打败袁绍之时,俘虏了袁绍的家人。当中袁绍的儿媳妇,甄氏非常漂亮。曹操的儿子曹丕,就私自把她收入房中,后来成为了甄皇后(甄姬大概就是以此为原型)。孔融就给曹操写了封信,讽刺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是说周武王讨伐商王帝辛,胜利之后,就把俘获的妲己赐给了周公。曹操也算是博才多学,但是没听过这样的典故,就写信虚心求教孔融。孔融回信“当然没有这个典故,我是根据你和你儿子办的事推算出来的,理论上就是这样的”。曹操无语,只能在心中默数“第一次”;
(3)公元207年,曹操讨伐乌桓,孔融再次嘴欠“曹大将军去远程草原,顺便把当年苏武的被人偷走的牛羊一块讨伐回来”。曹操还不做声,默数“第二次”;
(4)当时饥荒战乱特别严重,很多人吃不上饭,又要到处用兵。曹操多次上表请求禁酒,节省一些粮食,也是防止兵将喝酒误事。这孔融生怕自己没酒喝,也是看曹操不爽,你上表一次,我就反驳一次,而且越来越傲慢。曹操不爽,默数“第三次”;
(5)曹操逐渐势大,封侯称王已经势不可挡,孔融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就拿出古制来说道。就是京都的千里以内,不允许分封诸侯,以此来拖慢曹操的脚步。这是挡人前途啊,曹操这次是真是怀恨在心,默数“第四次”。
可以说孔融怼曹操已经不止四次了,连曹操都不记得多少次了,这老小子也是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208年,曹操准备远程刘表,打完刘表之后就会去再打刘备。一想到孔融是比较亲汉室的,以前和刘备有交往,刘备帮他解过围。刘表以前不给朝廷进贡,还多次逾越礼节,孔融还帮着他掩饰。这个人必然是自己称王称帝路上的绊脚石,得想办法弄死他了,要不然以后必然是个祸害。但孔融毕竟是孔家的后人,威望还是有一些的。不过这难不倒曹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再加上孔融确实不够检点。于是曹操便唆使手下,扒出了他当北海相时的旧事,再网罗一些其他罪名,最后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数罪并罚,叛了死刑,于208年9月26日执行,株连全家,终于让孔融闭嘴了。
综合来看孔融确实是有一些才学的,尤其是作为孔子的传人,聪慧、学识饱满,尤其是在“忠”和
“礼”上确实优于常人。但并非完人,语出惊人。并没有融会贯通儒家的中庸之道,最后终于把自己作死了。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惜孔融,少年有智,而非真智仁者。
忠心让人赞,语出惹人惊。儒学不精,偏逞口舌之利。
非君子,而立于危墙下。一人死,全家赴,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