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铟”介绍
(资料图片)
铟是稀贵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光电、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从目前来看,尚不存在其他金属在上述领域可以替代铟元素,因此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全球已探明金属铟的储量仅为1.6万吨,是已探明黄金储量的1/6。中国储量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
二、铟的用途
铟金属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种新型液晶显示器及接触式屏幕、建筑用玻璃等方面;作为透明电级涂层的ITO铟靶材(占铟泳联高的 70%)用量急剧增长,使得铟需求正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递增。生产ITO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其次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和合金领域占12%;研究行业占6%。铟金属未来在平板显示(ITO氧化铟锡)、太阳能(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LED行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成为全球新兴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因此铟的价值不应被投资者忽视。
三、金属铟价格
截止2021年9月13号有色金属协会最新行业数据显示,铟金属的价格目前维持在1650元/千克左右,国际均价在230美元/公斤;这一价格,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金属铟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光伏异质结电池的爆发性增长。铟为稀有金属,只要产能跟得上,从价格上来说,未来涨价的空间巨大。比8月价格上涨60%,这一价格铟靶材料目前价格约为30000元/千克。(铟靶材料主要技术掌握在日本产业手中,约拥有全球95%市场份额)从国际上来看,金属铟的生产成本大约为80美元/千克。
四、测算结果与建议
在预测未来铟资源需求量之前,本研究首先利用数据拟合法求得GDP年增长率等5个影响因素的预期值,考虑到采用数据拟合法预测未来值时,时间越久误差越大,因此,本文的预测时间是未来12年(即截止到2030年),测算结果详见表2。
由以上测算可知,截止到2030年,中国铟资源需求量将持续保持增长,在2024年首次超过300吨,并在2026年超过400吨,但在2028年后增速逐渐趋缓,此后基本保持在500吨上下。考虑到我国未来的铟产能,国内的产量很可能无法满足铟资源的需求量。
建议
近些年来,中国对铟资源的需求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0~2017年年均增速为13%,尤其是2007年以来进入快车道,2010年时曾出现58%的超高增速。这与中国对ITO靶材的需求持续升温有密切关系,预计未来10年左右中国对铟资源的需求依然会保持较强的势头。我国是铟资源很丰富的国家,拥有广西南丹大厂那样世界级的铟矿床,也具备日益发展进步的冶炼加工产能,但是客观地讲,我国铟产业依然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利润率低等制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也为更有效地利用铟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矿产资源,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逐步调整铟产业结构。为避免浪费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建议按照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要求,加快铟产业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铟冶炼产能的布局结构调整,就是对东部人口稠密地区铟冶炼的生产规模严格控制,并应以进口原料和再生原料为主进行生产,认真实施开发城市矿山的战略;应逐步将东部地区的铟冶炼产能转移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西部地区,优化我国铟冶炼产业的布局。其次,注重铟的集中回收和规模化生产。根据资源、环保、技术、安全等诸方面的条件和要求,贯彻清洁生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传统工艺。促使整个行业向健康、环保、综合的方向发展。
二是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水平。客观地讲,在利用铟资源方面,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攻克技术难题,突破欧美日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封锁。为此我们需要加大深加工技术的研发。以ITO靶材为例,长期以来,国内缺乏高附加值铟制品的生产技术,这方面的技术一直被日本与韩国公司所把持,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大尺寸液晶电视,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对外依存度仍然到达90%以上。值得宽慰的是,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及早地开始布局,并取得一些成果。如前文所述的汉能集团,在2009年,汉能集团做出战略调整,决定进入薄膜太阳能产业。先后斥资数百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外先进技术,再通过升级改造,将之国产化,填补了国内在CIGS方面技术空白。应当号召国内更多的企业积极开发有关铟资源下游的深加工技术(例如,铟合金技术、半导体化合物、高纯铟粉等高新技术),不断拓展铟的应用领域,提升铟产品的技术含量。
三是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开展铟的收储工作。结合上文论述,在不远的未来,可以预见我国ITO靶材方面会取得较快发展,铟产能与铟需求量之间仍然存在缺口,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开展铟的收储工作。这不仅有效避免铟生产企业受到国际铟价波动的冲击,同时也有助于我国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即建立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和民间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战略储备系统。国家储备以实物储备为主、资源储备为辅。通过国家储备带动企业储备和民间储备。通过实物储备有效地控制既有库存和出口,为未来新能源和光电产业准备足够多的铟资源,并保持我国在全球市场的有利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报
五、稀有金属概念股-铟资源上市公司: 生产铟上市公司排名:1、锡业股份(000960):在2017年年报称,公司拥有较丰富的锡、铟、铜、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公司所在地个旧地区是中国锡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素有世界”锡都”美誉,个旧矿区有良好的成矿条件,找矿的前景广阔,公司每年的找矿成果比较丰硕。2015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华联锌铟75.74%股权后,奠定了公司锡、铟双龙头的市场地位。
2、中金岭南(000060):在2011年3月2日,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员接受财富天下电视频道《今夜不休市》节目采访时表示,公司铟的年产量不到10吨,主要从金矿中回收铟。
3、高能环境(603588):在2018年2月消息,高能环境拟3.05亿元取得宏达环保70.9051%股权,根据公告,宏达环保持有贵州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准经营类别包括含锌废物HW23和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核准经营规模为8万吨/年,是贵州地区经营规模最大、资质种类最全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锌锭、粗铟、锗精矿、铅精矿等。2017年实现净利润2792.03万元。
4、西藏珠峰(600338):公司主营业务为锌、铟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综合回收,电解锌、铟等有色金属产品的销售。2014年,公司计划主导产品产量锌锭3.8万吨,硫酸4.8万吨;精铟11000千克,硫酸锌5千吨,铅泥(铅量)1.95千吨。分别实现锌锭、硫酸、精铟、硫酸锌、铅泥(铅量)的销售量3.8万吨、4.61万吨、10900千克、8282吨和1285吨。公司持有西部铟业56.1%的股权,西部铟业从锌冶炼分公司所产生废料及中间物料中回收金属铟并产一水硫酸锌,年产10吨精铟和1万吨一水硫酸锌。公司主要销售产品为有色金属,包括锌锭、铝锭和铅锭,主导产品为“力达”牌锌锭。(2013年,西部铟业实现净利润444.16万元)
5、锌业股份(000751):亚洲第一大的半导体金属铟生产企业,铟产能约3万公斤/年,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左右。铟在LED、液晶显示器、核反应堆控制棒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被广泛应用。2011年生产铟20.7吨,比上年同期降低9.1%。(2012年年报未披露情况)
6、宏达股份(600331):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冶金、化工、矿山开采及酒店,主要产品为普通过磷酸钙、复合肥、工业硫酸、锌锭、锌合金、氧化锌、稀有金属(钼、铟、锗)、磷酸氢钙、磷酸一氨、磷酸二氢钾、碳酸氢铵、液氨、氧化锌矿石等。
7、株冶集团(600961):株冶集团是国内最大铟生产商,2010年9月签署产品销售一揽子共4个合同,出售总计约100-140吨铟锭,以上海有色网公布铟锭价格计,全部交易标的约3.4亿-4.8亿元左右。铟锭主要用于ITO(氧化铟锡)行业,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ITO行业占全球铟消费量70%,另外两个新兴消费领域CIGS(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和LED,航空轴承和发动机轴承、高科技武器等产品都离不开铟。但该产品对公司盈利贡献有限。(2013年,稀贵产品毛利率为1.33%,比上年下降4.09%,主要是金、银、铜等价格下跌所致。)
8、罗平锌电(002114):公司已成功开发出锗铟联提、净化车间渣处理、浸出渣浮选银、锌粉厂制粉工艺改造等多个已达全国先进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能很好地实现从废渣中提取银、锗、铟、镉等稀贵金属,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做任何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