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

这就是项梁、项羽为代表的项家与楚怀王熊心真正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相关资料图)

传统说法自然是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之后项梁以及项羽就自然而然成了楚怀王的臣子,那么项羽擅自诛杀宋义、分封诸侯以及最后害死义帝熊心都可以解释为项羽蛮横与暴虐,而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在这种逻辑下也成了项羽的一大败笔。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历史,就能发现传统说法不对,注意,不是史料有问题,而是传统解读史料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史记》从来没有明确说过项梁是楚怀王熊心的臣子。

我们来看《史记》原文: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 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这段原文说的很清楚,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后,封陈婴为楚国上柱国,把楚怀王安置在盱台,而自己则自号“武信君”。

这段记载最要紧是是项梁对陈婴的安置以及他为什么自号“武信君”。

陈婴大家都知道,他本来是东阳县令,秦末乱世,他自觉自己无法在乱世自立,所以带着两万人投奔项梁,成为了项梁的属下。

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后,让陈婴担任了楚国的“上柱国”。

上柱国这个官职是楚国特有的官职,按照《鹖冠子》的记载,上柱国在楚国非但是所有武装力量的统帅,简直可以当楚王一半的家。

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鹖冠子·王鈇》

假设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代表着项梁成为楚怀王的臣子,那么项梁让陈婴做楚国上柱国岂不是很奇怪?陈婴一上来就成了楚国武装力量统帅,那么项梁该如何安置?

其次,就是项梁在立了楚怀王,让陈婴做了上柱国后,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武信君”的头衔,这个头衔可不是楚怀王封的,而是项梁自封的。

楚河汉界

“武信”在先秦时期有特殊含义,是春秋战国时期武将最高道德规范的象征。正所谓“敢武即勇,勇刚直谓之武;诚信即实,实为准谓之信。”

简单来说,先秦时期“武信君”这个封号非常类似于明清时期自称自己是“关公”,纯粹是把自己当做了武德、武勇的象征。

事实在秦末也不止项梁一个人自称过“武信君”,陈胜部将武臣也曾自号“武信君”。

(武臣)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信君。——《汉书·张耳陈馀传》

所以,我们从项梁自号“武信君”就能看出,项梁从来没有自认自己是楚怀王的臣子,而是把自己以及项家放在了一个与楚怀王平等的地位上。

这一点从他安排陈婴担任楚怀王的上柱国也能得到印证,因为陈婴在楚汉之争结束后投降了刘邦,被封为堂邑候,最初他只有六百户,因为担任了刘邦弟弟楚元王的丞相,所以又增加到了一千八百户。

堂邑安侯陈婴。以自定东阳为将,属楚项梁,为楚柱国。四岁,项羽死,属汉,定豫章、浙江,都渐,定自为王壮息,侯,六百户。复相楚元王十二年。十二月甲申封,十八年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侯,千八百户。复相楚元王十一年。——《史记•汉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刘邦对陈婴的安置和项梁对陈婴的安置几乎是一模一样,让陈婴去做楚王的丞相(上柱国)。如果说项梁是不是愿意做楚怀王臣子还有疑议的话,那么刘邦肯定不会是自己弟弟楚元王的臣子,这是可以肯定的。

项羽塑像

从刘邦反推项梁,可以看出项梁并不认为自己是楚怀王的臣子,他自号“武信君”,立了楚怀王又安排人去恢复韩国,可见在当时项梁是一种相当超然的态度对待楚怀王的。

而且这从楚国定都盱台,而项梁为主的项氏家族盘踞彭城也能看出端倪,盱台在秦朝只是偏僻下县,而彭城则是秦朝泗川郡治所所在地。

如果项梁真甘心做楚怀王的臣子,怎么能把王上安置在偏僻下县,而自己则大模大样的占据彭城?

由此可见,项梁、项羽为首的项氏家族从一开始就并不认为自己是楚王的臣子,而是把自己定位于楚王的合作者,甚至保护者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项羽敢于杀宋义,敢于不听楚怀王的命令分封诸侯乃至鸿门宴不杀刘邦的真正原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