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也好,高考也罢,都曾有读后感的身影,但很多孩子在写读后感时,不是大量引用原文,就是脱离原文空谈感受;不是文章没有中心,就是认识不够深刻,如同蜻蜓点水,总是摸不清作文的“点”在哪,下面就说说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确定感点。
确定感点,也就是确定文章中心。所谓读后感,首先是读,然后才能是感。感就是感点,不同的人即便对于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人物、环节,也会因切入点不同,感点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要围绕原作的中心思想,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或最令你感动的一个人物,或抓住一句或者几句闪光的语言写。
(资料图)
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从唐僧角度出发: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意志坚定,迂腐顽固的人。
从孙悟空的角度出发:善恶分明,有责任心,忠心耿耿。
二,写作技巧:
第一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感情。即点明作者、篇名,以及总体感受。
例:读完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被保尔·柯察金的顽强精神所打动。
第二段:对所读的书(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介绍:叙事类文章,必须交代清楚主要人物和情节;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必须要交代清楚主要观点和知识点。也就是文章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写了什么主要内容?作者这样写作目的是什么?
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让我领悟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因为没有到开放的时间,父亲命令我把鲈鱼放回湖中。三十四年过去了,每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总会想起父 亲告诫我的话。从此,我便有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第三段:就感点展开议论,这是读后感的灵魂。写作时,须紧扣原文所引述的内容,精要的分析,“点”出自己的观点。
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引述原作时,一定要简明扼要的概括原文中心,引出某一点或一个警句。并且,引述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文章中心而定,要具有针对性,万不可照抄照搬原文。第四段:紧扣感点,联系自己的思想、言行、经历评价或别人评价。也就是围绕自己文中的观点,通过具体事例,讲明道理,这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
当我读到匹诺曹因撒谎而鼻子长得长长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想起了前几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那天数学测试的卷子发下来了,老师在试卷上醒目地写着“75”分。回家路上,我用手捂着书包里的卷子,心想:要是回家的路长得没完没了该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一直走在路上,永远不让妈妈看到那讨厌的分数!从上一年级起,妈妈就变得像个刺猬,随时随地 都会把满身的硬刺竖起来,扎在我那不可爱的分数上……回到家,妈妈笑容满 面地问我:“怎么没发卷子让签字啊?”我避开妈妈的眼睛,装作解书包的样 子:“90分以下的才要签字……”
第五段:总结全文 提升中心。读后感的结尾,可以是归纳结论性的意见,强调某一重要点,发出号召。也可是推荐这本书(文章)……
写在最后:文有技法,但无定法,此文只是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