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资料图)
以这一张照片为例,来分析一下这种画面风格的特点。这种色彩风格的特点主要呈现在四个方面,即低饱和、冷色调、互补色和高光缺失,我们来一个个的看,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个特征:低饱和。
所谓低饱和,就是指画面的色彩不鲜艳,从而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比较柔和不刺激,这一点我们既可以通过人眼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去观察:
可以看到,画面的凸起主要集中在饱和度直方图的左侧,也就是说画面中所有像素的饱和度都较低。
所谓冷色调,就是指画面的主色调是以冷色调为主,这一点我们既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色相直方图去观察:
可以看到,在色相直方图中,凸起最高的区域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是蓝色,这表明蓝色占据了画面的绝对优势。
所谓互补色,就是画面以蓝色为主的前提下,还有蓝色的互补色黄色作为次要色彩存在于画面之中,例如画面中的树叶、线缆等等,这个也可以通过矢量图观察:
可以看到,画面的色彩分布呈现出一条180°的直线,也就是说画面的主次色彩是一组互补色,从而在视觉效果上的对比会相对更加强烈一些。
所谓高光缺失,就是指画面中不存在纯白色的区域,因此画面的高光区域看起来比较柔和、自然、不刺眼,这可以通过明度直方图观察出来:
可以看到,明度直方图的最右侧没有任何凸起,因此画面中不存在纯白色区域,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光缺失。
观察完这几个特征之后,我们的后期思路就清晰了,主要是降低饱和度、增加蓝色、打造黄色和压暗高光区域,因此我们使用泼辣修图打开一张图片:
首先我们降低自然饱和度,让画面的色彩显得更加柔和:
然后降低一些色温值为画面加入蓝色,降低一些色调值为画面加入适当的绿色:
因为原图是以蓝色和黄色为主,而我们这张图片中存在较多的绿色,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绿色装变为黄色,我们进入HSL工具选中绿色然后调整色相:
然后我们再进入光效调整,降低高光和白色色阶的值,从而实现压暗亮部的效果:
最后我们再适当提高一下对比度,让画面整体显得更加通透:
最后得到的效果如图:
原图对比
因为两张图片画面构成不一样,所以最终效果会有一些差异,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再精细调整一下,但整体思路大概如此,重要的是理解分析画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