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州,就不得不提三坊七巷了,这片街区几经风雨,躲过了拆迁,保留下了这福州城的“心脏”;,这福州的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的条条道道,福州人都不陌生,但今天想说的是一条又长又窄的巷子——洗银营巷,也称洗银巷。它连接着闽山巷和衣锦坊,弯弯绕绕,灰墙青瓦,高高的墙头刻着旧福州历史印迹。有些人只知此巷之名,却不明由来。就连老福州的历史研究专家们都不能说清它的名字来历,所以显得神秘又古老。


(相关资料图)

你走进三坊七巷里,会看到洗银巷里还有居住人家,默默无声藏在一大片游客观光点的深处。其实这条巷以前是名门望族的宅子,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名为郑鹏程的高官,在洗银巷建宅立业,那时的府邸面积据考究资料显示达2375平方米。

民国时期郑氏后人郑拔驾是福州文化名人,他就在这条洗银巷里写出来一本福州最早的旅行指南。书里很详细得讲述了整个福州城的景致,还遗憾得表达了当时交通不便,人与人沟通的局限。

书中的景点如今依旧可以与福州城一一对照,但人们来来往往得多了,有些路不走可能就要忘记了,那些逐字逐句写下感慨和欣喜的文人们,如今在三坊七巷怕是寻不到踪迹了。

三坊七巷伴着福州城近百年的时光流转,但却少了当年在这门户巷口的读书声。在老福州文化逐渐流逝的今天,我们希望做的便是能传承过去的文化和历史!

就在靠近当年文化之源的地方,百督府重现了一个近代“三坊七巷”。一个闽家后代的汇集地,这里一砖一瓦都是福州文化的浸透;这里有福州第二个水榭戏台,台上吟唱的是闽都文化百年;这里踏步而行,谈论风云之人皆是曾经的名流商贾的后代。

百督府用心锻造这样一个臻品府邸,给当年的文人雅士和那些闽族后人一个崭新的福州文化之源,重新凝聚传承的信念,城市文明的中心由此而发散开来。

听过老福州人的俚语“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走到哪都不能忘记这座城,所以他们心心念念着回到这,与百督府一起重燃文化之火,将这些承载历史的深远文化传播给每一个福州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