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著名的谚语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为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人生的道路也并非只有一条。不过,也有人表示尽管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大路”前往“罗马”,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但也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即不需要通过什么努力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人生赢家。

举例来说,我国古代的许多宗室、贵族子弟就受益于先祖的庇荫,得以坐享荣华富贵,不需要考虑生计、出路问题。然而,太过安逸的环境有时反而会不利于成长、发展,西汉初年的曹襄便是如此。作为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玄孙,以及汉武帝的女婿兼外甥,曹襄顺顺利利地承袭了平阳侯的爵位,又迎娶了长公主,令无数人艳羡不已,但他却一生庸庸碌碌,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成就。


(相关资料图)

秦朝末年,曹参跟随同乡的刘邦四处征战,并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按功劳被后者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萧何。汉惠帝即位后,曹参被任命为相国,他沿用此前萧何定下的各种规章制度,让社会得以平稳发展,也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萧规曹随”。到了汉武帝时期,曹参的玄孙曹襄继承先祖爵位,袭封平阳侯。

从血缘关系来看,曹襄的母亲乃是汉景帝与皇后王娡所生之长女,也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按照这层关系,曹襄应当被看作是汉武帝的外甥。另一方面,曹襄迎娶了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所生的长女卫长公主,所以他又是汉武帝的女婿,也就是驸马。如此看来,曹襄与汉武帝的关系可谓亲上加亲,非常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汉武帝外甥的名将霍去病就是平阳侯府中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然而,霍去病年少成名,早早地立下赫赫战功,令匈奴人闻风丧胆,而出身更加优渥的曹襄却并没有什么军事方面的天赋,即使参与了讨伐匈奴的重要战役“漠北之战”,却仍旧没能立下什么功劳。

据《史记》记载,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派出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骑,以及后续数十万步卒深入漠北讨伐匈奴,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漠北之战”。在这场规模盛大的战役中,曹襄被任命为了后将军。正是在此战中,前将军李广迷失道路,后来因不愿受刀笔吏的侮辱而自尽,右将军赵食其则因迷路被贬为庶人。

同样是在此战中,霍去病率军长途奔袭,不但大破匈奴左贤王,还在斩首敌军七万余级后封狼居胥,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至于曹襄,则老老实实跟随卫青自定襄出发,并在出塞千余里后与单于率领的匈奴主力相遇。

两军遭遇后,卫青下令用战车围成环形壁垒,以抵挡匈奴骑兵冲锋,而后趁着黄昏时分敌军视野受限指挥两翼的骑兵迂回包抄。等到匈奴人怯战欲退,卫青派出轻骑连夜追击,自己身率大军尾随,最终俘虏、斩首一万余人。得益于卫青的出色指挥和汉军将士的奋勇作战,此役以匈奴大败,汉军胜利而告终。

不过,对于曹襄在战斗过程中的表现,史书却只字不提,可见其应当是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犯下大过。换句话说,表现勉强及格,但无可圈可点之处,这或许也是之后汉武帝再没有任用曹襄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说,相比于霍去病的大放异彩,曹襄尽管论起关系与汉武帝更亲近,出身更高贵,但却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能立下像样的战功。

元鼎三年(前114),曹襄去世,朝廷为之赐谥为“恭”,并将其安葬在了汉武帝茂陵的东侧,以示恩荣。曹襄死后,其子曹宗承袭爵位,但不久之后便因为擅闯宫门被判死罪,后来曹宗用钱赎买,得以被免除死罪,只贬为城旦。汉宣帝时期,曹宗之子曹喜奉诏复家,也就是恢复了曾经的一部分特权,后来汉哀帝、东汉光武帝时期,曹家又两度得到绍封,被恢复了从前的爵位。

客观来说,曹襄显然能力平庸,且尽管身份显赫,但始终未立功业,因此除了漠北之战时出任后将军外,就没有得到过舅舅兼岳父汉武帝的重用。由此可见,尽管有的人可能一出生就在罗马城外,但终其一生都没法进城,而像卫青、霍去病这样出身寒微、历尽磨难之人,却能够凭借天赋与努力进入罗马,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