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62个县,7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其中,就县级耒阳市来说,人口超110万,隶属于湖南省衡阳市。对于耒阳市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都读错了。对此,你能正确读出来吗?

首先,就耒阳市的“耒”,名字可谓一读就错,这个字的正确读音为(lěi),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阳,湖南省辖县级市,由衡阳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衡阳盆地南端,五岭山脉北面,东北邻安仁县,东南及南面连永兴县,西南角与桂阳县接壤,西临舂陵水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北界衡南县。地处东经112°38′~113°13′,北纬26°8′~26°43′。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就县级耒阳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在该地区设立耒县,因耒水而命名,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其治位耒水之北,更名耒阳县,隶属桂阳郡。由此,就该地区来说,已经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公元14年,改耒阳县为南平亭,隶南平郡(桂阳郡改)。东汉时期,废南平亭,复耒阳为县,隶桂阳郡,属荆州。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占据荆州,取桂阳,耒阳县隶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湖南省耒阳市一带先属蜀汉,后成为东吴的疆域。西晋(256~316年)耒阳县仍隶桂阳郡,初属湘州,复属荆州。改梨阳县为利阳县,仍属湘东郡。东晋时期,撤利阳县并入耒阳县,隶桂阳郡。南朝宋时期,耒阳县隶桂阳郡,属湘州。南朝梁时期,迁耒阳县治于列敖山口,改隶湘东郡,上属湘州。

由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今衡阳市耒阳市一带的归属变化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耒阳县更为涞阴县,以其治位于耒阳水之阴也(水之东为阴),设立衡州,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名耒阳县,治所迁回汉晋故治,隶衡州。贞观元年(627年)起,耒阳县属江南道衡州。五代十国时期,耒阳县属南唐。宋朝,改名为来阳县,隶衡州衡阳郡,属荆湖南路。元世祖至元年十九年(1282年),升为耒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耒州复降为县,隶衡州府,属湖广承宣政使司。

最后,清朝取代明朝后,仍为耒阳县,隶衡州府。到了1914年,耒阳县属衡阳道。1928年,耒阳县直属于湖南省。1979年,耒阳县属郴州地区。1983年7月,耒阳县属衡阳市。1986年11月,撤销耒阳县,设立县级耒阳市。对于县级耒阳市,直属于湖南省,由地级衡阳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耒阳市总面积达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13万人。由此,在湖南省的各个县和县级市中,县级耒阳市的人口是相对较多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