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学书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譬如打仗,如果在战前没有一整套部署和计划,是很难打胜仗的。这个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一些初学者往往不按程序去学,也有的马马虎虎,毫无条理,这样就会对学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学书从何入手,如何进取?对此事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不然,便会事倍功半。
学书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动笔前的准备工作。一些人认为,这个问题不太重要。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它如战前练兵一样,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到时才能打胜仗。写字前如何准备呢?首先要明确学书的目的,并通过阅读介绍书法基础的文章或著作,从中学习了解选什么帖(碑),练什么字,用什么笔,怎样执笔,怎样约定写字的姿势等等问题。动笔前了解这些很有益处,可以少走弯路。
学书的第二阶段,就是练书法的初级阶段。一般认为,开始应先从描红入手。如开始感到有困难,可以先从基本笔划入手,如点、横、撤、捺、竖、钩等等,体会怎样下笔、行笔和收笔,这种方法可以使初学者有伸缩余地。临摹对初学者是有好处的。然而,该从哪种书体入手为宜?对于这个问题,书坛至今仍有些分歧,有的说从隶书入手, 有的讲从楷书入手,也有的说从草书或行书入手,但我认为,还是从楷书入手较妥。至于选择唐楷还是魏碑,书者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第三阶段,就是书者认为自己的楷书基础比较扎实,便可以进入行书的练习。行书一般可以写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或为写李北海的《李思训碑》以及颜真卿、米芾、黄庭坚的行书。但要注意一点,初始学楷书那家,最好还是学那家。如想调换,最好与开始学的碑帖相吻合,悬殊不宜太大,否则,会直接影响进步。
第四阶段,行书既成,可为篆书和隶书。前人有言:“学隶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隶,乃有古意。”学篆应先小篆而后大篆,因小篆横平竖直,圆转应手,结体易学,用笔易导。今人有论说:“若不以小篆为基础,腊等以窥甲骨、钟鼎、石鼓,则不仅成就困难,即入手也感不易。”写小篆可写李斯、李阳冰、邓石如等书家的篆书,而后再入《石鼓》等。隶书要选习汉隶,如《乙瑛》、《石门》、诸碑。
第五阶段, 也就是说对以上诸体均有了基础, 则可进入书写草书。学写草书宜先写章草,因章草用笔凝炼沉雄,草法也较为规整,有助于掌握草书的笔法和草诀。一些书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写草书乱绕钱圈,结果飘浮无力,甚至出现错别字,这样是写不好草书的。
总之,学书的步骤,是初学者的钥匙,也是书学成就与否的关键,切不可忽视。否则,是很难进入成功的大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