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一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拉丁美洲”这一名称的提出和确定,就反映了拉丁美洲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全过程。那么,“拉丁美洲”这一名称的历史渊源何在?又是如何提出和确定的呢?
(资料图片)
“拉丁美洲”(América Latina)一词系由一名词“美洲”(América)和一形容词“拉丁的”(latino)组成。形容词“拉丁的”表明了名词“美洲”的文化特色。因此,欲明了“拉丁美洲”这一名称的形成,必须首先知晓“美洲”这一名称的确定。
“美洲”这一名称的提出和确定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历史时代的产物。这一名称的提出和确定可分为三个阶段:无概念、无名称阶段;有概念、无名称阶段;有概念、有名称阶段。
第一阶段:1492年8月,哥伦布指挥船队驶离西班牙向西航行,10月发现新陆地,以为到了亚洲,遂称新陆地为“诸印度”(las Indias)。他一直到1506年去世也没有意识到他所到之处是另一新陆地。“诸印度”这一名称很快被欧洲人接受。西班牙国王也正式钦定了这一名称。这时,世人既没有“美洲”这个概念,更没有“美洲”这一名称。
第二阶段:1501~1503年,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西班牙名为Americo Vespucio,1454~1512年)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两次西航到巴西海岸探察,沿南大西洋海岸南下,曾航行至拉普拉塔河口。他返回葡萄牙后,给佛罗伦萨的朋友写过两封信,叙述自己的航行经历和所见所闻。1504、1506年,两封信先后公开发表,并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广为传阅。
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
他在第二封信中明确地写道“: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新大陆”这一概念首次问世。欧洲人的地理观念随之发生变革。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新陆地。从而也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概念,但名称尚未确定。
第三阶段: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马丁·瓦尔德泽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18年)根据地理新发现,对托勒密所绘世界地图作了修订,绘制出一幅新世界地图。托勒密的地图上,印度洋外有一块陆地连接着非洲和亚洲。新世界地图将这块陆地同非洲和亚洲分离,并在陆地南部标上了“America”(“亚美利加”)的字样。
这样,瓦尔德泽米勒就为新大陆定了名。他在为托勒密的《宇宙志》一书作的序中写道:“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了世界的第四部分……我看不会有人反对根据发现者亚美利哥的名字称之为‘亚美利哥之地’或‘亚美利加’的。”[3]欧洲人普遍接受了他的意见,“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称遂流传于世。
“新大陆”一词沿用至今,与“美洲”一词互用。而“诸印度”一词则不再广泛使用了,只有西班牙在其殖民统治期间还正式使用这一名称,但已不是指整个大陆,而是仅指其属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