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国人,“四书五经”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大多数人对于“四书五经”的认识只限于这四个字。并不了解四书是指哪四书,五经也不明白是哪五经!
四书五经,是指“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五经是历代儒家学子必学的核心书经。四书五经详细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资料图片)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
《大学》
作者:曾子 创作年代:春秋末期 全文:2200字左右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原文一共约2200字左右,主要概括总结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于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作者: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所著。现存的《中庸》,已经被秦代儒者修改,大致写于秦统一全国不久。全文:三十三章,约3568字。
《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论语》
作者:孔子及弟子 创作年代:春秋战国 全文:20篇492章约15900字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创作年代:战国中期 全文:全书共七篇 二百六十章,约35000字左右
《孟子》一书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国。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诗经》
作者:不详 年代: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全文:共311篇约38000多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汉代 全文:二十券四十九篇,约5270字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尚书》
作者:先秦诸子 年代:周代 全文:二十八篇约25000字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时代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周易》
作者:姬昌 年代:西周 全文:约20000多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春秋》
作者:相传是孔子 年代:春秋 全文:约18000多字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