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名:司马懿,诸葛亮,公孙瓒,太史慈;大家熟悉的手游《王者荣耀》中英雄上官婉儿,历史上的原型是唐代武则天时期显要于政坛文坛的“巾帼宰相”;金庸小说的大侠里边,也经常出现独孤求败、令狐冲、欧阳锋这些复姓人名……由此可见,虽然大体上看古代还是以单字姓氏为主,但复姓所占的比例也一定不小,不然绝不会有这样高的出现频率。


(资料图片)

那么,这些复姓为什么现在却很少见了?他们都去了哪儿?

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对于姓氏,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极为看重的。古代的“姓”和“氏”是不同的概念,《通鉴外纪》解释道: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大致就是说“姓”是总括家族祖先出自于何处的标志,而“氏”则是区别家族子孙分化于何处的标志;“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可见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姓氏都会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挂上钩。

相传最初的有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乱、恩赐、迁徙等族群变故,很多部落或宗族开始改以图腾、封地等名号为姓氏,逐渐形成了后世的百家之姓。

要了解大量的复姓淡出我们视线的原因,首先需要从姓氏如何进行更改与变迁说起。

前文已经提到,政治因素与新姓氏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关联。例如司马这一姓氏,名称本是来源于西周时期所设的“三有司”——“司马,司徒,司空”,事实上不止司马演化成了姓氏,其余两个也被作为宗族的姓氏各有传承,只是由于西晋时期,司马家族篡取曹魏政权成为帝王之姓,因而在这段时期司马姓氏极大地繁荣壮大起来。

但好景不长,随着司马家族同室操戈,代表外戚的太后党和宗室汝南王引发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西晋灭匈奴、收蜀吴的大好局势一朝倾覆,宗室互相施行灭门,再有此后的五胡乱华十六国的混乱时代,大量司马姓氏的家族纷纷改姓避祸,以司姓、马姓、同姓、仝姓、冯姓等掩饰身份;或者干脆直接躲入偏僻的深山大泽乡野,继续沿用这个姓氏的人就很少了。

根据史料记载,在此之前便有司马氏改姓的例子,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受到刑罚之后,其二子为躲避祸殃,就改了自己的姓氏,一个改为了冯姓,另一改为了同姓。

古时候有很多因为封地或者迁徙定居地而改姓的例子,例如战国时期秦国的公孙鞅,因为变法改制的大功被君王封于商地,因而又称为商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商鞅了,他的后代子孙便因封地商作为宗族的姓氏传承了下去。

上官这一姓氏同样如此,只是远没有前者那样出名,上官姓源流单一,出自芈姓,相传是战国时期楚怀王将他的小儿公子子兰封为上官邑大夫,此后便诞生了上官氏。唐朝时,上官氏迁入今河南,并逐渐成为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的望族,也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女相上官婉儿的出仕。

唐末期战乱四起,分布中原的上官氏开始大举南迁,到达了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自宋代播迁至今,上官氏在全国多省市都有不同规模的分布,但总体的数量比例已经大不如前了。

独孤氏在现代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这个姓来源于少数民族鲜卑,但追根溯源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一脉密切相关。

关于独孤氏的形成有几大渊源,其中最主要的说法是刘氏后裔受到南北朝时期北鲜卑单于看重,统领独孤部,是当时鲜卑最显赫的部落之一,后随北魏孝文帝举族迁居洛阳,遂以原先的部落名作为姓氏。

另一说法是来源于北魏时期代北鲜卑独孤浑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姓氏,是隶属于鲜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

宇文家族建立统治时推行鲜卑化政策,很多受降的汉人将领官员都被赐姓鲜卑姓氏,据《周书·文帝下》记载:

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亦改从其姓,穿鲜卑服装。

但后来北魏孝文帝改革,则施行了完全相反的政策。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在统治阶层内部掀起了一波汉化的风潮,独孤浑氏大多改为汉姓杜氏、独氏、独孤氏,而独孤氏也大多被改回刘氏,成为当时大姓之一,或者新开单字姓“独”或“孤”,复姓独孤氏保留下来的分支极少。时至如今,存在的复姓“独孤”人口约不足百人,大部分都定居在内蒙或者境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当下复姓人口数排名最高的便是欧阳,其总人口达90.1万,在所有姓氏中排第188位。而且这个姓氏的起源在上述三者中尤为古老,且渊源发展单一。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出自上古八大姓中的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建立了最早的越国。到了越王无疆执政时期,越被楚所灭,亡国的越国贵族中无疆的儿子叫做姒蹄,重新被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欧阳为氏,其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历史上的欧阳氏一度险些覆灭,明朝洪武元年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图招安元末起义反元政府的欧阳氏义军。而欧阳氏全军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诏令诛灭欧阳氏家族,欧阳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为单姓“阳氏”以避其灾。直到后来明武宗朱厚照执政时期,名臣阳铎发明了“摊丁入地”(即明清盛行的摊丁入亩政策),使明朝税赋大增,于是得以请示皇帝恢复原姓欧阳,因此一脉传承至今。

历代的汉化政策,对于很多复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孝文帝改革将皇族姓氏拓跋都改为了元氏。

明朝初立,由于经历了近百年的蒙古族统治,汉文化受到政治打压呈现劣势,为了重新恢复中国的中原汉文化,朱元璋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复衣冠如唐制”,革除胡跪礼仪,按照《礼记》中规定的传统稽首、顿首、空首等作为官方礼仪,同时清理胡姓——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三记载:

自洪武元年,诏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而并中国所自有之复姓皆去其一字。

而在这场禁令中,许多传统的汉族复姓也受到了池鱼之祸。古人改姓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为了化繁为简,很多复姓被改为单字,或者如鄠姓改为云姓这样,在读音不变的前提下用更简便的字来代替。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礼法,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避讳尊长,有的时候某个姓可能会与帝王、长辈、名人的姓重合,这种情况就必须至少暂时换掉原姓,如东汉明帝刘庄,为避圣讳,姓庄的大多就改为了姓严。也有的是因为某些特殊的遭遇更换或者隐瞒姓氏,如前文所说的欧阳氏为避祸改姓阳氏,甚至汉武帝时期丞相田千秋因劳苦功高且年事已迈,特别受到武帝恩准乘车出入宫禁,人称“车丞相”,于是为叩谢天恩,田氏从此改姓车氏。

除了改姓这一主要原因之外,类似司马、上官这些复姓少见还有一个受到忽视的重要原因,即是历史上经历的几次大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根据数学原理计算,人口基数大的单姓自然能够获得更大的增长幅度,我们随处可见的李姓、王姓、张姓三个,在当前的全国人口中便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份额。

再加上近现代大多数出名人士都是以单姓为主,复姓的名人极为罕见,绝大部分都是知名度不高的平民百姓身份。此消彼长之下,复姓自然也就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虽然很多复姓的确很好听,但远没有单姓这样分布广泛。

我国现存的复姓只剩下有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等81个,相比历史上曾有记载的2000余个已经大为缩水,但人造的新型复姓正充斥着很多家庭的户口本。近年来新兴的从父母的姓各取一字作为子女的“复”姓,这种方法在许多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男女正在平权的象征。

然而笔者认为,这不应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复姓,虽然说这些父母的出发点和想法都不错,但因为其来源驳杂,毕竟缺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作为载体,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很难实现进一步的传承,所以也就没必要算在今天的话题讨论之内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