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抱歉啊,这几天采访的媒体太多,只能约在吃饭时间了。”9月18日中午,在杭州富阳区的一家咖啡馆,许艾菲一边吞着披萨,一边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
12日,她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浙江省第371例捐献者。采集自她体内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输入一名15岁的白血病男孩身上,以挽救他的生命。
因为在微博上发布“捐献日记”,1989年出生的许艾菲成了“网红”。到18日下午,这条微博的阅读量超过2500万次。
“开始想得很简单,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一般人不会有,就想写个流水账记下来,如果能有科普作用就最好了。没想到,被微博大V转发后,阅读量噌噌噌地上去了。”许艾菲说,突如其来的曝光度让“一上台讲话腿就打哆嗦”的她很不适应。
但许艾菲还是选择在本该在家休息的一周内连续接受采访,“趁这个热度多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用亲身经历打消大家对捐献的疑虑,有更多人加入,就可能有更多人得救。”
她的“网红效应”已经体现。
“这几天我们的咨询电话成了‘热线’,每天要接100个左右的电话,而以前每天的咨询量只有个位数,各地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报名人数也在上升。”中华骨髓库浙江分库主任季云松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明显感觉到与许艾菲有关,一是有的报名者自己说的,二是人数这几天明显增多。”
【对话许艾菲】
澎湃新闻: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你才20岁,当时怎么作的决定?
许艾菲:2009年献血时,看到中华骨髓库的宣传,觉得手续不麻烦,只要留两管血样,也不需要骨髓穿刺,是外周血采集,就加入了。万一配对成功,能救人一命,是很有满足感的一件事。
第一次献血是我18岁生日过后,给自己的成人礼。当时想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可还是高三学生,没钱也没能力,就去献血了。之后献血成了习惯,每年都去,到现在已经献了3200毫升。
澎湃新闻:5月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后,有过犹豫吗?
许艾菲:没有。小学时,有个比我高一级的男生得了白血病,全校师生为他捐款,可他没有骨髓移植的机会,还是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白血病,触动很大。所以,得知我有能力救一个患白血病的男孩时,我马上决定要捐。
澎湃新闻:决定捐献后作了哪些准备?
许艾菲:增重。你看,我和以前的照片比是不是胖了?以前我吃东西很克制,决定捐献后就放飞自我了,体重从100斤增到104斤。因为那个男孩比我重,我重一点,就可以采集更多造血干细胞。还有骑车,我以前很懒,下班都不想动。从6月起,每天约朋友骑车10~20公里,满身是汗。别人锻炼是减肥,我却一边锻炼一边增重,也是很矛盾啊。
澎湃新闻:你还给那个男孩写了封信,在微博上很多人留言说看哭了,字也特别好看。
许艾菲:我断断续续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了好几天,想到什么要说的就记上去,采集前一天晚上写在信纸上,希望能交到他手里。等他康复了,特别想见他一面。字嘛,我从小学开始练了6年书法,当时是被爸妈逼的。
澎湃新闻:你父母对捐献和意外走红是什么态度?
许艾菲:父亲开始就支持,母亲起初担心我身体吃不消,我解释后就答应了,毕竟能救一个孩子的命。这次事件后,父亲叮嘱我低调做人,母亲觉得我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找对象。
澎湃新闻:听说不少人知道你单身后想联系你,你对男朋友有什么标准吗?
许艾菲:我圈子小,又比较抗拒家里安排相亲。是有很多人通过微博私信我,还有的通过媒体要我联系方式,有些是本人,也有家长。如果能通过这次把个人问题解决了,也是“意外中的意外”了哈哈。
我对男生的颜值没要求,但要有才华、素质、幽默感,心智成熟,理想型是黄渤那样的。我对阿里巴巴的“码农”(程序员)特别有好感,觉得他们都很呆萌、老实。
澎湃新闻:可以透露下你的生活轨迹吗?
许艾菲:我是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只是这次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被大家关注。我个性比较独立,应该和从初一起就住校有关系,大学毕业后,虽然父母家也在富阳,但自己搬出来住。我骨子里又很恋家,所以小学、中学、大学都没离开杭州。
澎湃新闻:你的微信朋友圈头像、封面都有一只大狗,是你养的吗?
许艾菲:对。我的微博叫“许小了个豹”,“许小豹”就是我家狗狗的名字,一只苏格兰牧羊犬,是我大学时收养的遗弃犬,陪我8年了。当时寝室不能养狗,父母也不太支持,我就租了个单身公寓,和狗一起住。
澎湃新闻:微博突然走红后,会有什么顾忌吗?
许艾菲:哈哈哈,怕别人留言说我照片不好看。其实我心大,造血干细胞捐献又很正能量,网上会有很小很小一部分人喷我,说炒作啊什么的,但我干嘛要在意他们的想法?我得到的反馈绝大多数都很正面、积极,一些人因为我的传播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我觉得很有意义,没什么顾虑。
捐献是救人,后期传播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另一种形式帮助更多人,自己也有满足感。我也在思考人生规划,希望能更多地参与与公益相关的工作。造血干细胞一生只能献一次,但我会继续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