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描写军旅生活的诗篇雄劲有力,很有生气。他在六首《塞下曲》中,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刻划将军的形象:或绣旗下发号施令,或雪夜里轻骑逐敌,或凯旋后琼筵庆功……无不写得真切入神、形象鲜明。在这首诗中,诗人别开生面,借用汉代飞将军李广“射虎中石”的典故,赞扬了将军勇敢善射,力量过人,较好地塑造了一个军中主帅的英武形象。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李广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误认为猛虎,便弯弓引箭,奋力射去,结果一箭中的,箭头深深地扎进了坚硬的石头里。李广是汉代名将,有娴熟的箭法过人的臂力,他率军守边,匈奴不敢来犯。飞将军李广是诗人理想中的“良将”,卢纶就按照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来描写唐代军中的将领。第一、二句写将军夜出巡边,引弓射击。夜间,丛林中一片黑暗,一阵风过,草木摇动,飒飒有声,似乎草丛中有一只猛虎即将跃出。这两句把“风从虎”的说法化作具体的描绘,将“夜引弓”的场景作了生动的展现。第三、四句,诗人没有接着写下去,经过巧妙的剪裁,诗句产生了飞跃,从夜间跳到了“平明”。将军的箭法如何,诗人不急于回答,待天亮之后,便可真相大白:第二天破晓之后,战士们去寻找猎物,发现将军那装饰着白色羽毛的箭镟,射进了坚硬的大石头里去了。不需要诗人正面讴歌,通过箭入石棱的渲染,仅仅用一个“没”字,就写出了将军的善射和力。写主帅便是写军队,有这样一位英武迅捷、箭法精熟的将领,这一支边防部队定然会有信心、有力量,克敌制胜,守卫好边防。

写诗同写文章一样,应前呼后应,首尾贯通。前面的伏笔,后面要有交代;后面的描写,前面要有所铺垫。这首短诗结构严密,照应得法,诗人把夜间“引弓”和黎明“寻羽”两个因果相关的场景作了精心的安排。将军夜间把箭奋力射了出去,结果如何呢?最后一句作了回答:“没在石棱中”。诗虽短小却有头有尾,丝丝入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