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通淋药到上文介绍的萆薢就告一段落了。今天开始,分享下利湿退黄类的药。这一类药物大多苦寒,入肝胆者居多,擅长清泄湿热,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尿黄等。

首先,第一味药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茵陈,著名的《茵陈蒿汤》便是治疗黄疸经典的方剂。茵陈,如图所示,属于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上图所示,在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尤其以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区为主。一般在春季幼苗新长时采收,或者秋季花蕾长成时采收,这两个节点采收的茵陈最为合适。春季采收则称“绵茵陈”,秋季采收则称“茵陈蒿”。此为区别。采收完晒干,生用即可。


(资料图)

茵陈味苦,性寒,归肝经、胆经、脾经、胃经。主要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从其主要功效也能很明显的看出其应用在临床上主要治疗的疾病谱。

首先,茵陈在临床上最经常用来治疗黄疸。茵陈属于苦泄下降之品,性寒善于清热,入肝胆脾胃多条经络,也擅长清利数经湿热,将湿热之邪从小便导出。是治疗黄疸之要药。当患者身黄、目黄、小便黄或小便短赤时,取茵陈、栀子、大黄、黄柏等组成《茵陈蒿汤》利胆保肝,利湿退黄。

另外茵陈清利湿热,针对湿热蕴结导致皮肤瘙痒,风疹隐疹者,也可以用茵陈治疗。此时可单取茵陈煎汤外洗,也可以配合地肤子、苦参、黄柏等等煎汤内服。

茵陈清利湿热,主治黄疸,但应辨证施治,血虚萎黄者慎用。

《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别录》: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