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主官要懂得适度“放手”
■驻香港部队某团政治工作处干事杨元超
(相关资料图)
不久前和在连队担任主官的战友聊天,发现大家不约而同谈到“忙”和“累”。诚然,连队作为最基础的战、建、备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主官工作自然繁重。但主官应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忙”和“累”,对此我有一些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记得刚当连队主官时,每天忙得可以用“脚打后脑勺”来形容,大到实装组训、长途机动,小到班排强化补差、战士个人困难解决,我都要求自己到场、到位、动手,所以常常觉得身心疲惫。
上任不久,连队展开合成训练,基本上每天训练结束都接近凌晨时分,而回来后还有诸多工作亟待处理——比如表现突出的排长小熊要参加旅演讲比赛半决赛,犯了错误的战士小张要在全旅军人大会作检查,他们的材料还得把把关才放心。还记得,那晚改完他俩的材料,我忽然陷入了沉思:小熊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稿子,还会认为这是他想表达的内容吗?会不会原汁原味更打动人?小张拿到我帮他“进一步深化认识”的检讨,真的认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了吗?
我又联想到自己经常帮战士解决个人困难的过往,有些看似是关心关爱、尽心尽责,实际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有的个人困难本可立足自身解决,结果班、排、连轮番谈心了解情况,反而把问题复杂化了,这种关心在战士眼里会不会成为负担?不少原本应该是官兵自己在规定时间去机关办理的事项,我却帮着协调,会不会助长等靠思想?
更为严重的是,那段时间,我还把这种“亲力亲为”传染给了班排骨干,动不动强调“自己动手”“不要太放心”,看到自己交办、认为重要的事儿是老兵、骨干在干,就觉得受重视、落实得好,看到新兵在干就下意识地觉得在应付、心里不踏实……结果导致很多时候老兵在做新兵的事,骨干在做非骨干的事,指导员在做班排骨干的事。
所以第二天,我就找到连队的军士支委老邸,想问问他怎么看。“有的事情并不复杂,一个新同志就能干好,不必层层把关、提高标准。我入伍第二年就带着同年兵完成任务了。老兵总要离开,新兵能力如果练不出来,等需要他们挑大梁时就得抓瞎……”听着老邸的话,我开始反思这种“亲力亲为”的利弊,深切感到有时老想着把眼前问题快点解决,动辄举全连之力或直接越俎代庖,实际上对一些年轻官兵成长进步并不好,不论是独当一面能力,还是获得感、自信心都没能得到相应提高。
我意识到,是自己出手早了、插手多了,虽然也经常强调层级管理,自己却成了层级管理的干扰者。所以,我给自己“约法三章”:班排的工作不直接上手,而是出主意、提意见,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梗阻,再出手纠偏、解难;注重维护干部骨干威信,发现问题、产生分歧,先私下平等交流,而不是当场要求“马上整改”;在日常工作中大胆给新同志压担子,让他们担任值班员、具体任务负责人,尽早受到锻炼。
不久后,机关安排部分骨干到兄弟连队跟岗见学新训法,以往我会先打电话“沟通”一下,把一些细节提前确定好。这次只对带队干部骨干提出原则要求,让他们自己去报到对接,听从所在连队统一指挥。结果这些同志在整个跟岗见学过程中表现都很好,还因为守纪律、训练刻苦得到表扬。
紧接着,某专业班组要为全旅进行示范授课,按照以往,我肯定要安排“精兵强将”加强,还得自己过上几遍,以求“最高标准”。这次则只是让所在排的排长牵头,其他全部依托班长带领本班战士完成,我只参加一次班务会,而且只听讲、没发言。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细抠演示细节的积极踊跃劲儿,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正式示范时,大家配合得十分默契,现场效果也很好。
当然,放手不是脱手。该出手时再出手,绝不是给自己当“甩手掌柜”找借口,而是在注重模范带头、落实落细的基础上,重视各司其职、各级发挥好各级作用,节约人力提升效率,激发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传统的火车头单一动力转变为高铁列车每节都有动力,让连队全面建设提速升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