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自古以来就有“虎踞龙盘”之说,六朝以来就被人们称为“钟阜龙盘,石城虎踞”。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被誉为“明清皇家第一陵”。

明孝陵神道


(相关资料图)

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址,以图皇权永固。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皇家陵寝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的精神融铸于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种崇高、伟大、永恒不朽的意象。一座皇陵就是一部史书,走过一座皇陵就如同穿越一段历史,历史记录着帝王的功过是非。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1368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6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

明孝陵景区导览图

世界遗产标志

洪武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

朱元璋(1328—139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字国瑞,军事家,明朝开国皇帝,是平民出身的君主。朱元璋早年参与元末民变,反抗蒙元政权。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除丞相制,诛杀功臣,设锦衣卫等,使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了巅峰,史称“洪武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少有的暴君。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勤于政务,例行节俭。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

马皇后(1332—1382年):父马公,母郑媪,皆早卒。安徽宿州人,史载,马氏仁慈、聪明、有见识,朱元璋称帝前后,马氏给了很多帮助。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卒,同年九月葬于孝陵,谥曰孝慈皇后。

马氏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后来,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帐下,因朱元璋作战勇敢,屡战屡胜,郭子兴认为其是个人才,便将闺女嫁给了他。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时时劝谏朱元璋多做善事,勤于内治,安抚军心,关心百姓疾苦充分反映了她的仁慈与贤德。

建陵历史

洪武九年(1376年),时年49岁的朱元璋想安排后事了,正式开始筹建陵墓。朱元璋动足了一番脑筋,他看中了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选独龙阜为万年吉地。

陵园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建成,历时32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同年葬入孝陵。相传朱元璋死后,有46位妃子替他殉葬。

陵寝规制

明孝陵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若从空中俯视,可以看到明孝陵竟然呈北斗状布局。由下马坊、神道至陵墓,孝陵的整体布局形状很像北斗七星。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遗址

据传,朱元璋营建明孝陵时,曾说过他一人独居钟山之阳,功臣陪葬山阴。因此,在紫金山之阴就有了11座功臣墓。这又恰似群星朝“北斗”。明孝陵所在的紫金山在明代被划为禁区,禁止樵采,设孝陵卫。孝陵附近有懿文太子东陵,山北有功臣陪葬墓。

遗址

探访路线

明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为神道,自下马枋至棂星门;后面为陵寝,在棂星门东北方。孝陵环以城,城周22.5公里,自下马坊至明楼纵深2.62公里。陵区内的主体建筑为方城、明楼、宝城、宝顶、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陵园

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现存遗址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和碑楼(俗称四方城)和神道。

下马枋:下马枋是明孝陵入口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大金门:大金门是明孝陵的正门,也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门向南,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向西走,过一道御河桥,就到了孝陵的碑楼。

大金门

碑楼:碑楼位于大金门北约70米处。碑楼也称神功圣德碑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作正方形,俗称四方城。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德。碑楼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通,碑高8.78米。碑额雕有九条龙,技艺精湛,气势雄伟。

碑楼

神功圣德碑

神道:神道包括石像路神道和翁仲路神道。

石像路神道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长615米,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像,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神道是属于帝王将相的,但它却是一个人生命之路走到尽头的标志。威风犹在石兽和石雕的文武大臣,护卫着一代帝王亡灵升天之后,今天看起来反倒变得无比祥和。神道石刻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体量高大,雕工精湛,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石狮

石獬豸

石象

石马

神道

神道

神道

翁仲路神道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二段,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望柱顶置圆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武将、文臣威严端庄,是陵寝的守护者。

翁仲路神道望柱

翁仲路神道

武将

文臣

翁仲路神道的尽头是棂星门。棂星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其后历经毁损,只留下遗址。复建的棂星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形式,三门六柱,面阔20. 61米,高7. 60米,三门并排。在神道上,棂星门如同一道天门,帝王将相走进棂星门,就仿佛走进了天门。

棂星门

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0余米,即到金水桥,金水桥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金水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金水桥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陵宫区)。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内红门、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

文武方门:文武方门又称陵宫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正门顶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毁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武方门是1998年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按原貌重新进行修复的,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所立,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

文武方门

碑殿: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间。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

碑殿

碑殿

享殿:碑殿之后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56个。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享殿

享殿须弥座台基

内红门:享殿正北有一道过门,通往陵寝之地,俗称阴阳门,也称内红门。内红门将陵宫建筑分为前后两区,即明孝陵首次建立起“前朝后寝”的陵宫布局。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现在的内红门是按历史形制后重建,重现其原貌。

内红门

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单孔,石造,桥长57.50米,宽26.60米,两侧置石雕栏杆,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故名升仙桥。桥后7.8米,既是方城。过了大石桥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楼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显然为后人所制。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方城隧道

方城和宝城

明楼:明楼建在方城之上,是明孝陵建筑的最高点,楼顶重檐九脊,覆黄色琉璃瓦,南面开3孔拱门,东、西、北各开一拱门,方砖墁地。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清咸丰年间,楼顶毁于战火,修复于2008年。

升仙桥、方城和明楼

明楼

宝顶:宝顶紧连方城的北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原是钟山南麓的一座小山,即独龙阜。宝顶周围建有一圈以条石作基础的砖构城墙,周长1000多米,形成宝城。宝城下部即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所在。据说,朱元璋的地宫保存完好,从来没有被盗过。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了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据说孝陵玄宫除了埋葬着朱元璋本人和马皇后,还有46位妃嫔,但这些妃嫔墓葬的遗址却无蛛丝马迹。

宝顶

据报道,相关科研人员曾对明孝陵地宫进行探测,探测工作是从1998年12月开始的,采用的就是无破坏性的精密磁测技术,并配合地面调查研究,查明了明孝陵地下玄宫的位置,确认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中国的皇家陵寝的命运却扑朔迷离,有的毫无踪迹,有的从未被盗掘,还有的被洗劫一空。比起前者和后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算是幸运的帝王陵了,即有后来的帝王谒陵,又可以长眠于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