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的百侯镇,是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120多座保存完好的官厅式明清客家古民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小吃文化源远流长。百侯镇旅游区位于侯南、侯北村,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


(资料图)

1.大书斋

几百年来,田园生活和耕读传统,赋予了百侯人清雅淡泊、崇文尚学的品性。但这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读书风气,却缘于一次惨痛的教训。《记住乡愁》第四季《百侯镇——崇文尚学》中就曾讲述过这个故事……

明嘉靖三十九年,百侯附近的大盗张琏,利用粤闵赣一带海倭山寇交相蜂起之机,煽动杨舜等人趁机作乱。由于生长环境封闭,未受过教育,杨舜兄弟几人听信了张琏的鼓惑。短短几天,张琏聚众数万,为了扩大地盘,他们四面出击,侵扰百姓,最终被朝廷平息了这场事端。

在混乱中,百侯遭到重创,杨家死亡一百多人。杨舜和两个弟弟被捕,财产全部充官,整个家族只有他的叔父杨淮幸免于难。几近灭族的悲惨代价,深深刺痛了杨淮,他认识到匹夫之勇只会滋生事端,害人害己,唯有兴教育、正家风,才是家族长久生存的良策。

从那以后,杨淮不惜重金建起一座“大书斋”,请来名师教育子孙。从此之后,这片未经开化之地有了自己的书院。数百年间,“大书斋”书声不歇……

开百侯文脉之先的杨淮,把“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的训诫写入了族谱,世代传承。在杨家人的推动下,古镇文风逐渐兴盛,崇文尚学也成为了所有百侯人的共识……

2.肇庆堂

肇庆堂建于191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侯南村人杨敬修的三儿子杨荫恒斥资兴建的。肇庆堂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平房为中式结构,包括中堂、下堂和禾坪,左右各有横屋一排,共有12个房间,6个厅。厅堂大的有3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20多平方米,中堂则有近百平方米,紧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结构的两层洋楼,共有10个房间。整座建筑全部为砖土木结构,屋顶屋檐等用瓷片、粘泥和木工雕塑而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3.通议大夫第

通议大夫第,俗称通议第,坐落在韩江上游梅潭河畔百侯镇侯南村。通议第是清乾隆年间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陕西按察使杨缵绪的故居,是一幢九厅十八井的府第式大院,砖土木结构。中间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横另两列副横屋,大门外有开阔的门坪。

4.南麓公祠(翰林文化展览馆)

南麓公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南麓公祠是清乾隆年间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三位翰林为纪念其祖父杨士薰而建。百侯镇后期将其修葺、布展,打造成为百侯翰林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展示作品分实物展览和图片解说两大类。通过民间募集、复制采集的实物展览有18个陈列柜,分别展示了笔、墨、砚台、书籍、印章、古钱币和清代圣旨仿真件、仿明清文官服饰等;图片解说分百侯翰林文化、中国科举文化共48个版面。

崇文尚学的风气孕育了百侯源远流长的文脉,也带来了古镇的绵延昌盛。民国初年,百侯镇成为粤东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有眼界,有智慧的百侯人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外,他们纷纷渡海远行,在南洋群岛打拼出一番新的天地。《记住乡愁》第四季《百侯镇——崇文尚学》中就曾介绍了这些异乡打拼人中的佼佼者——杨增蕴。

1927年,十五岁的杨增蕴辞别父母,跟随同乡前往印尼,在棉兰的一家药材行打工。由于不懂医药知识,几年时间下来,依然只是一个小伙计,每天做着一些琐碎的工作。他慢慢意识到,一个缺少文化,没有本领的人,单凭力气干活只能解决温饱,唯有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认识到问题的杨增蕴一边要认字,一边又要学习医药知识、医疗知识,别人付出十倍努力,他就付出十二倍。连续四年,他白天在药店忙碌,晚上就去夜校读书。不仅自学了英文、印尼文,还学习了《本草》、《伤寒论》等许多医药典籍,掌握了100多种药剂配方。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杨增蕴把中药的丹、膏、丸、散和西药结合,创办了“百花灵制药厂”,最终成就了“印尼药业大王”的称号,获得了成功。读书改变了杨增蕴的命运,也让他更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

在客家人心中,故土可以远离,但文化和传统都必须要薪火相传,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一个家族、一个地方的长盛不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杨增蕴捐资50万元重建家乡的漳田坑小学,之后又捐资110万元修建百侯中心小学教学大楼,使这座小学成为当时大埔县内师资教学设备最完善的学校之一。在百侯镇,像杨增蕴一样的爱国华侨还有很多,他们兴办乡学,资助贫苦,帮助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读书成才。

“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文重教的民族。有诗书气必贤子孙,只有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认真读书才能够知书达礼、明辨是非,对事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相信游客来到百侯镇,一定也能感受到这种崇文重教的良好风气。

1.百侯薄饼

百侯薄饼在大埔百侯等地已有200余年历史,为传统美食。相传清乾隆年间,在陕西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人杨缵绪,回家为母亲祝寿。为孝敬母亲,带侍从家厨回大埔摆寿宴款待乡亲,其中有一道点心“薄饼”,不曾想母亲颇喜食之。杨缵绪事假已到,要返回陕西,为了让母亲长期能吃到“薄饼”,便叫家厨留下,要他把“薄饼”手艺传授给当地村民后再返回任所。从此以后,制作薄饼的技艺就在大埔百侯民间流传,大埔人结合本地盛产的原料加以变化,改善口味,演变成今天的风味小吃。

2.算盘子

算盘子主要原料为芋头、淀粉,配料有靓肉碎、鱿鱼丝、香菇、虾仁等。制作方法:将芋头削皮、洗净、切片,洒些盐蒸透,趁热掺入薯粉,加开水拌匀揉韧,搓成条状后,切成颗粒,搓成圆形,再用拇指与食指按成两面凹的扁圆形,有如算盘上的珠子。然后放进沸水锅里煮熟,捞起滴干水份,再放进锅里与配料炒匀,倒入用猪骨熬好的上汤,洒上葱花或元荽,就可上桌。其味香滑,鲜美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

3.忆子粄

忆子粄是大埔有名的传统小吃,忆子粄的得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明朝,大埔茶阳某地有一户人家叫松婶,其儿子阿根武艺出众,在郑成功部下当海军,久未归家。松婶思念儿子,每逢中秋节,就做儿子爱吃的粄,摆在月下,对月怀思。秋去冬来,足足等了30年。在一个中秋之夜,儿子终于回来了,母亲端上儿子最爱吃的粄,一家欢庆团圆,此粄因而得名。

忆子粄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软韧粘结,分成小团,撒上适量的生粉,压成粄皮;馅料一般以靓肉片、鱿鱼丝、豆腐干、蒜白、香菇、虾米等为原料,加上适量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然后把馅料包进粄皮里,扎成四方立体形,用干净的叶子包好,涂上食油,放蒸笼里,用猛火蒸熟,再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其味别具一格。

4.鸭松羹

鸭松羹属于客家菜,在众多客家小吃中,是保持最传统、最古老的一项菜品。其主要原料为木薯粉、糖和油,配料为姜末和陈皮末。做出来的鸭松羹因盛在盘中光亮润泽,呈棕褐色,犹如凝固的鸭血,因此起名为鸭松羹。鸭松羹味道香甜可口,松软爽滑,喜欢甜食的朋友一定要尝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