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访澳门的人,大多都会到当地有名的“大三巴”牌坊去参观游览。没去过澳门的人,如果观看有关澳门风光的纪录片,“大三巴”牌坊也始终是片中的标志点缀。
因此有人说,想起“大三巴”就会想到澳门,“大三巴”牌坊无疑是澳门的地标和象征。
(资料图)
实地参观了才会恍然,原来,这著名的“大三巴”并非专门的牌坊建筑,实际是一座教堂的残留的前壁,而教堂早已在一场火灾中灰飞烟灭。
看到“大三巴”,还会令人联想到北京圆明园遗址的“大水法”,有点异曲同工。
残留下来的前壁因为形似内地的牌坊,就被真的当做“牌坊”修缮保留下来。
残壁虽“残缺”,却是数百年前那段历史的实物见证,不仅从中可从解读许多历史故事,更能窥见当年那座著名教堂的建筑风采。
中国人所以称之为“大三巴”,是源于其教堂“圣保禄”(São Paulo)的译音,冠以“大”字,则是因为还有另一座较小的“三巴仔”教堂。
当然,也有人说,其名字叫法源于粤语,因为“三巴”的广东话读音听上去很像“圣保禄”。
一座教堂残壁,因为具有文物价值和艺术含量,所以在数百年间一直受到保护。2005年,它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它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300年前估价就已经高达三万两白银。
400多年前,葡萄牙人打着“租用”的幌子侵入澳门,并把天主教也带到了这里。
曾经的“大三巴”(圣保禄)教堂,是一座希腊巴洛克式建筑,宏伟壮丽。由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日本天主教徒工匠及中国工匠协助施工,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奠基,1637年(明崇祯十年)竣工。当时在远东地区,它是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当时,这座教堂附设修道院,课程有神学理学及其他学科,规模堪比当时的欧洲大学,许多外国传教士纷纷来此研修。
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曾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为《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赠送给明朝地方官府。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防疫技术引入中国内地,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
很不幸运的是,“大三巴”圣保禄教堂落成后,遭受过三次火灾,曾经重建两次。
但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月26日发生的一场大火,基本毁灭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再未重建。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后这场火灾发生的原因属于人为。
当时教堂里住着一些葡萄牙官兵,他们在修道院厨房内堆放了大量用来生火烧饭的柴草,由于管理不善,在一天傍晚引发火灾。
当时,正值隆冬物燥,外面猛烈刮着的海风,助力火势迅速蔓延。大火一-直烧了两个多小时,整个教堂被烧得只剩下一面前壁。
这场火灾后,由于残留的这面25米多高、用石头砌成的前壁形状看上去很像中国传统的牌坊,人们在加以整修后就把它保存了下来,使之浴火重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三巴”牌坊。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历经300多年风雨侵蚀,“大三巴牌坊”屹立如盘,至今仍气势雄伟地展示在澳门的小山岗上。
从残留至今的“大三巴”牌坊精致的浮雕上,可以清晰看到,当初这座圣保禄教堂巧妙糅合了西方与东方的建筑风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合体。
沿着68级台阶拾级而上,呈现眼前的“大三巴”牌坊,是一个三角金字塔形。
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由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宗教气氛都十分浓郁。牌坊上各种雕像鲜活生动,每一个都含有故事,有人甚至称它是“立体的圣经”。
尤其特殊的是,牌坊上还有刻有中国汉字,这在西方人数百年前的教堂建筑中是罕见的。
走近“大三巴”牌坊,人们会感慨时光流逝,更会想到中国近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遭遇。
2019年12月,为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七子之歌》合唱团的六位成员,再次回到大三巴牌坊唱响《七子之歌》,一时传为美谈。
“大三巴”牌坊的一侧,是澳门大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遗址,至今仍陈列着几十尊大小不同口径的老式铸铁大炮。
澳门大炮台建于1617年(明神宗年间),原来主要用于防御海盗,后来才改为军事设施。1622年,荷兰人企图入侵,炮台山上的大炮开始轰响,最终击退了荷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