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国是春秋时期一西戎分支建立的国家,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
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大荔戎族部侵入,灭掉国(今陕西大荔县西部),于今朝邑老城遗址东筑王城,建立大荔戎国,南与芮国(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为邻,东依晋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荔国长期居于秦、晋两国之间,实力逐渐增强。
周贞定王二年(前467),秦厉共公即位。秦利用晋与郑、齐两国交战之机,欲东图中原。
大荔国位于秦东向出关的要冲,实力又较强,对秦国向东拓展构成一定威胁。周贞定王八年(前461),秦厉共公秘调两万军队,突然进攻大荔。强大的秦军一举攻克王城并灭掉了大荔国,收编了大荔戎军,解除了东进的隐患。随后,秦筑高垒,加固王城,设临晋县,派重兵把守,占据了东部军事要地。
那么在讲讲大荔文殊塔的历史;
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北大街北端与环城北路相交之十字路口,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又因“文殊阁”而得名。“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别驾杨公所建,高三层,高百余尺,因塑文殊菩萨像得名。文殊阁因年久,早已倒塌。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阁基建塔立碑,故命名“文殊塔”。塔共4层,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冬,拆上层又续增3层。民国战乱,摧毁塔顶及塔身半壁。民国廿五年(1936年)驻军冯钦哉倡议,在“长兴万寿禅院”故址,兴建“山公园”,又在“文殊塔”基础上重建文殊新塔。该塔系砖质阁楼式空心塔,六角七层,从第二层起,每层各开六个坚式长方形窗,底层南北各开塔门,另开四个圆窗。层檐为外叠涩五层,塔顶各角为象鼻挑角,并可悬铃。内置螺形木梯和栏杆,可攀沿旋转而上。1986年县政府又增固塔基,修建铁栅、花池、形成了街心花园。
大荔丰图义仓的历史渊源也得说说。
光绪三年(1877),陕西关中大旱,朝邑(今大荔县朝邑镇)一带尤为严重。时为工部右侍郎的朝邑人阎敬铭,巡视灾情后,奏请建立粮库,以本地之粮防本地之饥,储粮备荒。不久,朝廷批准建立粮库,由陕西官员组织施工,选址在朝邑县城西边南寨子。光绪八年(1882),深受旱灾之害的朝邑百姓,积极响应阎敬铭的建议,捐银三万两,支持粮库建设。光绪十一年(1885),粮仓竣工,共有60面窑洞,每窑可容2000石粮,总计约可储粮12万石。慈禧朱笔御批“天下第一仓”,号曰丰图义仓,一时名振全国。
丰图义仓的建筑形式,在中国粮仓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整个建筑分为外城和内仓两部分。外城的北、东、南三面俱临悬崖,只有西面围筑城墙,并留有出入的惟一门洞。地势高燥,坚固易守。内仓坐北向南,青砖砌筑,高约8米,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呈长方形。院中天井范围广阔,南门又洞开东、西两门,存取粮食十分方便。各仓廒内底部空悬木板,通风干燥,隔湿防潮。仓顶平铺青砖稍有倾斜,既流水畅通,又能晒粮。沿边又筑有萧墙,成为粮仓的又一道防线。
丰图义仓采取边建设、边晾干、边储粮的办法,到工程后期,多数窑已储满粮食。时关中又遭大旱,朝邑县官及时开仓赈灾,使同州、朝邑一带未饿死一人。(今日的大荔县朝邑镇)
建国后,丰图义仓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廒完整无缺,成为国家重要粮库之一。
那么到了现如今的大荔县,同洲湖畔美景尽收眼底,大荔的瓜果之乡闻名于世。大荔人正在以干劲十足的热情,建设着大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