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资料图)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火了之后,吴晓波也开始跨年演讲了,刘润、任泽平、管清友也都开始跨年演讲了!

当跨年演讲“遍地开花”的时候,一点也不稀罕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跨年演讲已经没有创意了,开始没意思了!

知识收费4大天团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太多了,就不“最”了。

当一种事物“见怪不怪”的时候,其实也就失去了“创意性”,引起的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广告创意的本质是,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法,突出体现产品特征和品牌内涵,从而促进产品销售。注意,一切广告创意的最根本目的,还是促进销售!

如果创意效果不佳时,引起的关注与触动就会降低,销售的可能性会更低!因此创意想要发动最大传播效果,它所引起的独特性或震撼性体验要足够,并且最好展现出一个产品的购买理由,最终打动消费者。

简化创意的生成逻辑,一句话:联系产品点,打造“最”时刻。

理解“最”时刻:

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

什么样的创意,具有传播性?翻看之前的广告案例,你会发现:自称创意的广告很多,但真正具有“煽动性”的广告案例乏善可陈。

这里面涉及一个人性的原罪:喜新厌旧。

叶茂中在《营销的16个关键词》里写道:“即便这个世界如何改变,人的根本属性不会改变,人就是人,有血有肉有欲望的高级动物,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喜新忘旧、好吃懒做、占便宜的根本不会改变。即便是碎片化令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只要掌握了他们的本能,吸引他们并非难事。

林桂枝在《秒赞》中也提过:“「金钱统治世界」是不变的,「消费者的大脑是媒体」是不变的。”

说白了,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人性的“原欲”不曾改变。看过的东西不觉得新奇,曾经拥有的不觉得珍惜,旧有的模式会觉得厌倦,由此人们呼唤和渴望“前所未有”的体验与创新。

这种体验与创新,就是“最”时刻,往往让人心灵为之震动,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心灵体验。

“最”时刻,也有很多种。比如,“最稀缺”——NASA发起的活动“把你的名字送上火星”,为所有参与者制造了一场奇妙的火星之旅。一份去火星的旅行门票,你只需要付出一个转发,就可以获得!

还有,“最夸张”——空中篮球赛这种创意的形式,让篮框飞起来,制造年轻人喜欢的“稀缺感”!

“最高”——在高达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上,阿联酋航空推出了「我们在世界之巅」的创意营销,并让一位空姐站在塔尖,举起纸板,展现文字卡片,传递航空公司恢复新业务线路的讯息。这种最高的创意,自然引起了超高的声量。

“最震撼”——拉斯维加斯的最大球型体验中心MSG Sphere,由160,000平方英尺的LED屏幕构成,耗资18亿美元,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媒介。这种球型影院的设计,可以播放电影、开明星演唱会、播放广告等等,极度震撼。

“最可爱”——日本的大米包装,瞬间拉近好感度。

以及“最无聊”——一个广告牌打算放置12年,以此验证产品的耐久性。

那些极具创意感的广告,可以形成超级传播的内容,往往具有一个“最”时刻,为受众形成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想想我们感到惊喜又具有分享欲的人生大事件,基本都符合这个肌理。

打造“最”时刻:

扭曲力场与物理变形

知道了创意的基本构造,即体验“最”时刻。那么,如何打造“最”时刻?基于对众多自传播性内容和案例的归纳总结,我发现打造“最”时刻的两大方法:

1、扭曲力场:改变现实为梦幻感知

扭曲力场来自于《星际迷航》的科幻名词,后来被用来形容乔布斯的强大气场,它是指一种“混淆视听的控制能力”,依靠这一神秘力量改变大众认知乃至于改变世界。

它与创意的根本原理相似,通过对现实材质的重新组合/加工,制造出梦幻的感知,形成记忆度及分享欲,从而引发大众的转发欲望。

梦幻感知的核心是带来超级体验,产生超越现实感,形成最独特的记忆与认知,激活自传播的机制。

①完成不可能完成的愿望

人都做过会飞的梦想,如果创意能实现它,就能“完成”这一愿望,就能在感官上给人印记,给人分享的理由。在我的印象里,有两支会“飞”的广告,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创意与新奇。

一支是AirPods的特效广告《弹》,讲述一个男人自从戴上耳机之后,所碰触的世界都成了弹床,他具有了Q弹的能力。音乐带来的那种舒畅被具象化为了“弹”这一触感,从此成为经典。

另一支是Burberry的“漂舞”,田野间一群舞者穿上品牌羽绒服,跳跃舞蹈,自由舒服地漂浮空中,既突然了产品的特性-轻薄,又传递出品牌营造的舒适氛围。

让人飞起来,是一件脱离现实、类似梦境的感知。扭曲力场的关键点,正是让现实梦境化,制造出非同一般的体验感,从而产生引发传播的创意。

②创造引发感动的情绪场景

梦幻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抽象的体验,一种情绪。创造令人感动的情绪场景,不同于日常生活内容,自然便形成了“最”时刻。

感人、大笑、恐惧、焦虑、自由等等,让这些情绪注入枯燥和刻板的现实场景之中,形成了一种“张力”,于是便具有了创意性。

怎么来操作?思维模型是:产品特性+情绪场景。比如,你的产品是剃须刀,如何结合爱情场景,做一场创意?爱情的意象是什么?玫瑰。玫瑰想要和剃须刀做结合,就可以利用“胡渣去掉之后,男人会有新惊喜”的创意感知来进行,Wilkinson剃须刀的情人节广告牌,就是“拔掉胡须领取玫瑰”的创意。

比如,孤独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抱抱自己?如果把这种情绪放大,做成一张海报,或许可以是下面这种形式。巴西一家性用品电商品牌Amare Sex Shop,就利用孤独情绪,展现“拥抱自己”的形式,让人产生内容的共情。

扭曲力场的关键,是让原本平凡又普通的现实场景,增添一种梦幻的情绪氛围。好比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长出的椰子树,人们会为那个绿荫之所与解渴之地奔袭而去。创意就是为无聊的现实种上“梦幻之树”,打造出令人触动的“最”时刻。

2、物理变形:突破现实化场景桎梏

有别于“扭曲力场”的创意方式,另一种创意思路更重形式感,而且思考逻辑也更简单。现实生活中,事物都有自己的物理边界。比如桌椅、手机、电脑等,大小都有可适用范围,太大太小都不实用。正因为如此,事物被自己的物理属性固化住了,见惯不惯了,就不“最”了。

好创意必须打破这种界限,冲破现实性的场景桎梏,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第一次”体验。具体方法也十分简单:大的变小,小的变大。多的减少,少的增多。无的变有,有的变无。

①大的变小

很典型的微缩摄影,就是这种形式。将现实物体缩小,产生新奇感,引发传播。

②小的变大

小的变大,此类形式在创意中应运非常之多,五花八门。比如,产品放大,Vans让鞋子像车一样跑起来;美的用空调摆成了一个活动二维码。

场景放大,名创优品把一栋楼刷成了日历。

③多的减少

一个镂空的肖像,去掉具象的所指,成为全网转发的照片。此时,什么都可以不表达,镂空的部分可以让每个人都去填充。

④少的聚多

将无数海洋垃圾聚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巨大的鲸鱼,时刻提醒城市里的人注意环境保护。

还有,杜蕾斯不久前用20万盒产品做的秀场,引发了一众热议。

⑤远的拉近

把月球拉进眼前,是不是一次近距离的“最”体验?改变物理属性,创造独一无二的新体验。

⑥近的拉远

各种产品宣传片的太空之旅,都是将自己的场景推向外太空,制造梦幻感。

总之,一切可以改变原产品物理属性的形式,都可以创意性地制造出想象空间,也都可以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最”时刻。

一句话:好创意等于最时刻,最时刻引发自传播。

往期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