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指机体对环境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进行性降低、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和多种疾病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大脑功能障碍等。

已有研究表明,老年群体在嘈杂环境下大脑功能会普遍下降,而音乐训练可增强老年人在嘈杂环境下的言语知觉能力。然而由于检测条件限制,目前尚未在老年人口的视听语音场景中得到证实。


(相关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杜忆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Successful aging of musicians: Preservation of sensorimotor regions aids audiovisual speech-in-noise percep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长期音乐训练可延缓大脑衰老。

该论文还被选为当期封面论文。封面图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音乐家演奏着大提琴在年龄的河流上逆流而上,音乐训练使老年人比同龄人的大脑更年轻。创作者:汪诗雨

该研究共招募了25名老年音乐家、25名老年非音乐家和24名年轻的非音乐家。其中老年音乐家在23岁前开始学习乐器或声乐,且在近3年内保持长期训练。

结果表明音乐专业知识可以减轻与年龄相关的噪声中视听语音感知的下降,尤其是当噪声不是压倒性的时候。且在年老的音乐学家中,音乐训练年限或强度(每周练习小时数)与行为表现的相关性不显著。

音乐专业知识减轻了与年龄相关的视听噪声感知能力下降

随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全脑分类分析,并比较了各组的分类准确性,以揭示显示相似或不同音素神经特异性的区域。

结果发现,老年非音乐学家与年轻的非音乐家在左侧视觉区域、包括 prCG 在内的双侧感觉运动区、中央后回(poCG)和辅助运动区存在差异。然而,在老年音乐学家和年轻的非音乐家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同时,老年音乐家在左侧视觉区域和言语运动区域表现出比老年非音乐家更好的音位特异性。

老年音乐家对音节的表征比老年非音乐家好

总的来说,该研究通过对老年音乐家和不同年龄的非音乐学家的分析,发现年老的音乐家在感觉、运动脑区保留了更好的语言表征功能,其水平与年轻人类似,并且远强于其他同龄人。

该研究揭示了长期音乐训练经验通过同时促进功能保持和功能代偿机制对抗脑认知老化的负面影响,保护老年人的噪音下言语加工。并提供了实验证据支持了音乐训练可以使老年人的大脑更敏锐、更专注和更年轻,这对于促进人口健康老龄化提供了重要且可行的策略。

杜忆教授

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生张磊该论文第一作者,杜忆教授为通讯作者。杜忆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言语感知和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言语认知的毕生发展机制、音乐训练经验对言语加工的可塑性调节机制以及音乐感知与音乐奖赏的认知神经机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