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乱用“的地得”的情况,你会不会觉得碍眼?有没有想要去纠正的冲动?
(资料图片)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将被授予“的地得警察”的荣誉称号。
在豆瓣“的地得警队”小组,有接近3万名“的地得警察”聚集于此,纠察各种各样的“的地得”错误用法。新闻报道、网络小说、广告词、影视剧字幕,甚至情侣间的表白,都可能成为他们“出警”的对象。
然而,“的地得警察”的四处“出警”,也引来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都这年头了,还有必要这么纠结“的地得”吗?
天下苦乱用“的地得”久矣
正如“的地得警队”小组组长方中momo所说,“的地得警察”的诞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在,尤其是网络上,“的地得”混用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是“大义灭亲”,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抓起。
朋友生病了很难受,也没有放弃劝他(她)好好学习正确使用“的地得”。
被表白了,心里小鹿乱撞之余,还不忘纠正“的地得”用法,主打的就是一个铁面无私。
考试前焦虑算什么,用对“的地得”才最重要。
在公共传播领域,“的地得”的错用也随处可见。娱乐圈和自媒体,是错用的重灾区。比如,一些明星、大V发了一大段帖文,可仔细一瞧,从头到尾用的全是“的”。
在一些影视剧字幕、歌曲歌词、宣传海报中,“的地得”的使用也很不讲究,纰漏百出。
在一些严肃的官方发布场合,也不免出现被“公开处刑”的尴尬场面。
对于那些极其注重语言规范性的“文字洁癖”们来说,看到这种低级错误的抓狂程度,不啻于听见指甲刮过黑板的声音。
由于“的”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其用错的频率和关注度也就更高,如何正确区分“的地得”也成了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用对“的地得”,有这么难吗?
平心而论,“的地得”三个字,说简单也简单,但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来看,“的地得”的主要使用规则是比较明晰的:
定语+的+中心语(名词性成分) 如:美丽的家园
状语+地+中心语(动词/形容词性成分) 如:潇洒地挥手/十分地美丽
中心语(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得+补语 如:听得懂/红得发紫
对于懂的人,这挺明白,但是对于不懂的人,看了仍一头雾水。
陕西省咸阳市某公办小学语文老师邱老师介绍道,因为中文是母语,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更强调文学鉴赏和优美表达,淡化语法,没有强制规定要学“的地得”,反而是学英语语法比较多,所以提到汉语中的定语、状语这些句子成分,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何况,“的地得”在具体使用时,还涉及到很多微妙的差异。
比如“认真的讨论”和“认真地讨论”都是对的,但如果说“开始了认真de讨论”,这里的“讨论”是一个名词,只能用“的”;而在“必须认真de讨论”中,“讨论”变成了一个动词,只能用“地”。面对这些细微的差别,我们稍不留神就会用错。
用错“的地得”,除了一些人们确实搞不清的主观情况之外,北京语言大学施春宏教授认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网络聊天的碎片化。
相较于过去,我们现在的线上沟通更讲究“短平快”,快捷表义比文字精准更重要,只要不影响理解,错字和别字也就放过去了。
“‘的地得’同音不同形,类似的还有‘在’和‘再’、‘做’和‘作’、‘带’和‘戴’、‘呆’和‘待’等,输入法会帮你自动匹配,但不会自动纠错,用户很多时候懒得检查,用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么复杂,干脆合成一个字得了”
看到这儿,就有人要说了:“既然这么容易用错,那干脆都合成一个‘的’,用起来不就方便多了?”
毕竟,区分“的地得”不是一项自古至今的历史传统,直到现在,还有诸多语言学家围绕“的地得”的分用与合用问题进行着探讨和争论。
早在唐代,作为结构助词的“的地得”就出现了,不过当时的“的”还被写作“底”。元代,“的”字逐渐替代了“底、地”,到了明清,基本上就只用“的”了。此外,“得”与“的”也常常混用。所以在古代,“的地得”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五四运动”以后,“底”又一度复兴,形成了“的、地、底”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底”用在定语后面,状语后面用“地”,补语之前有时用“得”,有时用“的”。“底、的、地、得”四字虽有明确分工,但也经常出现混用。
直到1956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才明确且权威地规定:“它们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之后,在全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都特别强调辨析“的地得”的用法。
不过,1984年公布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又提出,在中小学教学中不再对“的、地、得”的用法做硬性区分,愿意分用就分用,愿意合用就合用。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分不清“的地得”的用法的原因之一。
学界对“的地得”分合使用的认识也分成了三大派别,各有各的立场理由。分立派认为,“的地得”的功能不同,区分它们可以让汉语的书面表达更加精密准确,减少歧义。
合并派认为,“的、地、得”的分立也有这么多年了,但很多人还是用得乱七八糟,所以不如干脆就合并了。但合并派内部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有的建议“的”“地”混用、“得”单独使用;有的则认为完全可以一切都用“的”代替。
诚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流变,旧的语法、词义如果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就会逐渐改变,形成新的文字规范。比如,“荨麻疹”的“荨”,本来是念qián,由于念错的人实在太多,就变成了“荨(xún)麻疹”。
但是目前,“的地得”三字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习非成是”完全合用的程度,使用者更不会接受混用的情况。
“三者分用在使用观念上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主流媒体、政府文件、法律文书等正式书面表达中,“的地得”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有些场合,如果合用,会带来理解和交际中的大问题。”北京语言大学施春宏、陆丙甫等专家学者均认为合用“的地得”并不现实。
比如,2007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诗意地生活》,虽然试卷上特别提醒考生“注意题目中的‘地’字”,但很多考生仍写成了“诗意的生活”,内容和主题自然与题目要求相差甚远。
又如法律文本,“的”和“地”不分,会使有些文本产生歧解,影响法律条文的明晰性。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律条文,都是“的、地”分用的。
正如《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郝铭鉴先生所说,“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它的两边还有堤岸。因此语言应用要有一定之规,它是社会公器,需要大家约定俗成形成共识,彼此的交流才会有效。”
所以说啊,“的地得”,该纠结还是得纠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家、教师、语言文字工作者,更是得认真区分,起到引导作用。
我们的汉语,值得被好好尊重
其实,不只“的地得”,在日常生活中,错字、语病、乱用成语、乱用标点等语言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
“木讷”被打成“木纳”、“颀长”被打成“欣长”、“按捺不住”被打成“按耐不住”,单单一个“剖腹产”就能衍生出——“破腹产”“破妇产”“刨腹产”“刨妇产”“抛妇产”……
当然,在相对不那么正式的传播场景里,有一些不影响理解的错误,以保证沟通的效率,倒也无可厚非。但信息传播是有惯性的,当习惯了混淆使用,可能会影响一些严肃、正式场合的文字表达。
往小了说,语言是态度的体现。聊天、发言时不打错字,打错字后及时勘误,是对他人的尊重。细节之处,恰恰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自身素养。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表达上的低级错误,进而对整个观点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你的学术论文或者求职简历上都有低级的错别字,怎么能让人相信你会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呢?”施春宏教授认为“语言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该严谨时就必须严谨。
往大了说,汉语经历数千年的演变,丰富而精练,博大而精微。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千百年来,我们所有的爱恨情仇,离思别绪,都写在这些陌生或熟悉的字句里了。哪怕是一个字、一个标点,也值得被一丝不苟地对待。
“一个现代人,他的修养表现在非常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今天是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日子。尊重和爱护中文,从正确使用“的地得”开始吧!
评论区聊聊:你分得清“的地得”吗?你认为有必要正确区分“的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