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在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的持续支持下,我国超算的研制能力和算力水平已经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天河二号”和“神威·太湖之光”等多次荣膺全球超算速度之冠和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超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催生了智能计算的发展,使得在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之后,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8年,建议人在国内率先提出算力经济概念,用以强调算力作为智能经济甚至数字经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希望引起国家和政府对算力产业的扶植力度。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内蒙古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经过一年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出现了以下一些现象:


(资料图片)

一是出现了用中国算力网建设取代研发国产尖端超算系统的倾向。由于近年来美国在超算领域对中国持续打压和制裁,给国产尖端超算研发造成极大困难。近期有部分专家提议中国放弃研发世界领先尖端超算,避免刺激美国,转而研发支持分布式计算模式中国算力网的建议,值得商榷。

二是出现了未经充分论证和原型装置验证,就上马算力网工程的现象。在算力网架构、调度、测量、交易、安全等关键技术路径尚不清晰、应用场景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和部委就规划和部署了经费量巨大的算力网工程,值得关注。

三是各地建设智算中心热情高涨,出现了不顾实际需求,重复建设的现象。已经有超过30多个城市建设了智算中心,更多城市在规划上马新智算中心,甚至出现了一个城市同时建设多个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的现象。由于需求不足,追求规模效应,运营过程不透明和缺乏监管,出现了智算中心空转甚至停机的现象,无法充分发挥设备生命周期内潜在效益,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

四是智算中心建设中出现了过度强调全国产化现象。出现了不顾实际应用需求,放弃采用技术先进、生态成熟和价格合理的主流体系架构,转而采用价格昂贵、技术生态尚不成熟的全国产解决方案倾向。使得产业园需投入更多时间和人力对国产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延缓了智算中心建设对数字经济的快速拉动效果,甚至造成项目烂尾,错失发展良机。

为确保东数西算工程和算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议:

一是在十五五规划中同时资助Z级(1000EFlops)超算和中国算力网的研究。除了对中国算力网专项研发资金投入,应继续通过科技部高性能专项资助对新一代Z级超算整机系统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研发投入力度,彻底解决超算核心器件、系统与应用软件卡脖子问题,确保在超算领域继续保持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态势。

二是在现有大科学装置基础上,围绕“东数西算”重大任务目标增加建设一类算力网工程技术装置。该装置有助于突破并验证算力基础设施化关键技术,将为未来国家算力网建设积累经验,并探索工程建设与科研活动兼顾的经费管理模式。

三是成立国家算网管理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建设国家级算力调度和交易平台。国家算网负责规划全国算力网建设,通过建立东数细算工程枢纽城市准入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地算力基础设施的算力供应能力、需求变化和运营效果,动态调整入选枢纽城市,进一步优化东数细算工程布局,防止出现一拥而上和重复建设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四是在智算中心建设过程中,依据国产化核心器件成熟度和应用效果,设置合理的国产化核心器件采购比例,逐步实现在智能计算领域国产化替代。既要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支撑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通过给国产设备一定采购比例,扶持和拉动国产算力设备的发展,争取早日完成国产化替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