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放眼全球,数字化浪潮和万物智联的发展趋势风头正劲,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同等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是全球数字化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数字经济的世界中,数据是基石,算力是生产力,而用于承载算力的数据中心则是开启这场数字化革新的“命门”。

一切算力都离不开数据中心,但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一方面我们需要加速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以完善算力布局,而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必须减排,摘掉“能耗大户”的帽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数据显示,IDC全年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的2%左右,且呈现递增态势,跻身高耗能行业序列。

最近,一则新闻为生态环境保护再次敲响警钟——今年7月以来,北极圈温度一路飙升至32.5摄氏度,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加速融化,科学家们在北极圈穿起了短袖。这并非偶发事件,大约10年前我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诸如冰川融化、龙卷风、地震、海啸、山火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如今正频繁地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资料图片)

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是时代留给人类的命题,而中国的回答是“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到文章开头所述问题,如何处理数据中心“快发展”和“高耗能”之间的矛盾,来自张北草原上的风正给人们以启迪。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26个冬奥场馆的照明用电全部来自张北的风力发电,“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冬奥的灯”。位于河北省张北草原上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在2020年实现投运后助力26个冬奥场馆实现了100%清洁能源供应。而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就在全国网民购物狂欢彻夜不眠时,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默默承载着天猫平台上所有的电商交易。

在张北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成就了当地的风能,带动了成千上万的涡轮发电机,也引来了数据中心集群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云企业愿意将数据中心搬到气候适宜、绿色能源充沛等条件好的地方。

但全国性的算力资源布局不能仅依靠企业推动,还要依靠商业环境循序渐进地推动。为了让全国数据中心的布局更合理,让绿色低碳与算力构筑和谐共奏,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通过国家政策的强势推动,“东数西算”将实现我国算力布局的“一盘棋”规划,带动我国算力基础资源的“提速换挡”。从to B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角度,这是一场面向未来数字产业发展增量的未雨绸缪,也是一场探索算力增长与能耗降低的逐梦之旅。

不过,这其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并不少,比如算网如何协同,想要算力如同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离不开算力网络的配合,需要电信运营商对网络枢纽节点、出口带宽、链路连接等方面进行适配。再比如,算力资源如何优化调度,西部地区的枢纽节点城市需要做好业务定位,加大西部产业溢出,找准IDC需求差异化,避免盲目“大干快上”。

总之,“东数西算”是中国算力基础布局乃至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区域如何打好“算力牌”,还需“政产学研”合力为之。为此,通信世界全媒体计划在9月举办“东数西算”全国行系列活动,通过邀请政府领导、权威专家、电信运营企业及ICT产业链代表等,实地走访全国八大枢纽节点城市进行调研考察,全面把脉地方算力集群的发展,分析产业发展态势,共绘“东数西算”新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