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CWW)7月15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公告,“和飞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将无法登录及使用“和飞信”。这标志着,中国移动10多年在即时通信领域布局的产品飞信(含后升级改名的“和飞信”,下同)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移动一个大力投入的产品以失败告终。

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即时通信服务——飞信,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2010年注册用户超过5亿户,活跃用户接近1亿户,是当时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之一。飞信与短信交互,中国移动用户可以免费发送短信,这成为其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色。2011年,腾讯推出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特点的新式即时通信工具微信后,飞信、QQ等传统即时通信工具逐渐式微。2016年,中国移动启用全新品牌“和飞信”,并将产品方向调整为政企办公,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移,但在与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办公等的竞争中,效果仍不理想。2021年4月,中国移动宣布“和飞信”不再提供新用户注册等,自此关闭服务进入了倒计时。

回顾飞信这10多年的发展历史,正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移动是国内移动网络连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我国约六成的手机用户来自中国移动。分析飞信走到绝路的原因,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移动自身的手机用户享受到了远超另两大运营商用户的利益,飞信并不是适合所有移动用户的产品,影响了用户的发展。其实,这只是一个次要原因。飞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环境在改变,用户需求在改变,而飞信没有跟上变革的步伐。同样面临环境的变化,当时在即时通信市场第一名的腾讯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了新机遇,随时、随地、低成本、高速上网将很快变为现实。基于此判断,腾讯一边推动QQ改革,一边积极研发新的产品,据说腾讯内部的3个团队均做了相关产品的研发,最终研发出微信的团队胜出,将微信正式推向了市场。

具体到产品运营层面,飞信与微信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体现了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研发产品的不同。一是在承担决策风险方面,互联网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远超过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失败的产品数量远超过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决策层很清楚,即使成功的几率并不高,也要继续投入,因为不投入就没有未来,投入了才有机会。在风险投资行为中,10个项目,只要“火”了一个就是成功,有7个项目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也没有关系。二是互联网公司尽最大可能做大生态圈。飞信将服务重点放在中国移动用户上,在竞争中把自己放到了不利的位置上。互联网产品门槛越低,吸引的用户就越多,将来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即使产品失败,积累的用户也是核心资产,可以寻求新的变现渠道。三是互联网公司通过快速迭代产品逐渐找到目标市场。移动互联网产品不像一般工业品那样有明确的需求,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产品形态如何、目标用户是哪些、提供哪些服务、以什么方式提供都存在多种可能。互联网公司最初也是“瞎子摸象”,但产品快速迭代,经过大量试错后,一批产品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了行业独角兽。而电信运营商的产品研发周期长,跟不上用户的需求变化,差距被逐渐拉大。

5G消息如何避免重蹈飞信的覆辙?首先,要明确5G消息是传统短信功能的升级,三大基础运营商要做好统一标准及互联互通工作,确保大部分用户都可轻松使用该服务。其次,尽快调整5G消息的定价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条0.1元的短信只包含几十个字,这种高价格很难被用户接受。再次,尽快搭建应用场景,通过大量的不同场景的探索,不断完善和丰富产品的形态,鼓励外界开发应用场景,并给予技术支持。最后,建立一轮又一轮的奖励措施,刺激更多的用户使用5G消息,形成一定规模的活跃用户,没有用户就没有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