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就业创业观察(副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赵为 通讯员 高飞

大地回暖,万物萌新,白山黑水,春潮涌动。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素有东北经济第一城之称的辽宁省大连市,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桥头堡。

进入新时代,大连市正围绕加速实现“万亿GDP城市”发展目标,全力以赴开创高质量发展民生之路,发挥东北振兴“跳高队”作用。

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就业占据重要位置。就业不仅是最基本的民生所在,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围绕这一主题,记者来到大连,就人社部门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拓展就业岗位,开展走访调查。

开源头活水,振兴经营主体增岗扩就业

在记者调查中,企业最关心的是全社会对东北振兴、大连发展真的有信心,并实打实落实在企业发展上。

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靠发展。

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感受颇深,作为大连市重大项目,公司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新厂落地大连市旅顺口区开发区后,首年实现了产值5亿余元,一下子就新增了大量工作岗位。

“只要坚持发展,亚明就能继续抓住新契机,就能继续扩大用工岗位,就能创造新的辉煌!”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晶晶如是说。

“近年来,大连的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商务与跨境电商等成为最热门的用人行业。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规模增势迅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众多企业入局,新经济、新业态成为就业‘蓄水池’。”大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董事长杨玉说。

产业的发展、岗位的增加,离不开宏观环境的优化,包括各项助企惠民政策的扶持。

“2020年以来,我们从人社部门领取援企稳岗资金近4500万元。”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冠疫情期间,这笔钱犹如“及时雨”,对企业降低用人成本,保证职工待遇,稳定队伍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连瑞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海洋食品加工企业,车间用工常年保持在500人,订单高峰期达到700人,稳定的订单和人员保障,是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运转和不断发展的关键。大连在省内和省际间发展劳务协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力供给渠道,可随时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走访中,来自辽宁省朝阳市的陈峰说,他于2017年通过大连和朝阳两市人社部门间的劳务协作来到瑞驰集团,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原料间班长。陈峰告诉记者:“这里工作环境良好,收入待遇有保证,不少家乡人都前来务工,大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据大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大连已向有劳务协作关系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湖北省兴山县、吉林省通榆县和省内朝阳市等地区累计推送1.4万余家次单位的21.8万个次的就业岗位信息。

用创新拉动,鼓励大众创业带动就业

作为人社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大连是一块充满创业激情的沃土。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在大连成为社会共识。

在记者调查期间,恰逢第十九届大连市创业就业博览会开幕。

“我们的产品是将建筑施工现场废弃的模板、木方等废料,通过添加绿色环保树脂粘贴剂后,用玻璃纤维布重新包裹成型为再生复合龙骨,该复合龙骨的力学性能是传统材料的1.5倍左右。”在活动现场,中建八局东北公司绿色科技分公司总工程师段寅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新产品,“这项创新,不仅可以循环利用废料、实现绿色发展,而且将提供300余个工作岗位。”

“创新带来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会催生新就业岗位,从而扩大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大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大连,创业创新成为创造新岗位、促进就业稳定的重要渠道。

大连市扶持创业、鼓励创新,还体现在重视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其功能上。

“我们通过主题讲座、创业论坛等活动,将人社部门的创业大讲堂、创业诊所等服务资源进行了优化集中,不断推送给创业者。”中美国际创业港负责人告诉记者,孵化基地目前入驻在孵企业有70余家,带动就业200余人。

通过创业孵化平台实现创业要素整合,产生集聚效应,深受创业者欢迎。截至2022年底,大连市30家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在孵企业1572户,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442个。

在大连,个人和小微企业是大众创业的生力军。大连市为这些创业群体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带头人补贴等扶持政策。

“多添置一些实木桌椅,更换更好的户外设施……”2022年,王武臣创立的思想者(大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了新发展。

2021年底,作为小微企业,王武臣申请到200万元贴息贷款。“我从事公立幼儿园委托办园,总投资在800万元左右,这笔贷款相当于总投资额的四分之一了,确实很顶事。”王武臣说,创业担保贷款为他增添了创业底气,2023年,他还将再扩建两个园区,“这两个园区至少能够提供50个岗位。”

近四年,大连市累计扶持创业带头人近8千人,创造就业岗位4.3万余个。

人员增素质,提高就业质量和用人效率

求职者能力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助力企业发展。实现人岗有效匹配,等于释放了更多的有效需求岗位。

从业9年的大连信华信技术培训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经理白璐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提供数字技术服务的企业,信华信一直在加速成长,“如果求职者合格的话,每年我们都得招聘400多名新人,才能满足公司在业务上的需求。”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的脚步逐渐加快,在连企业对求职者职业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高素质人才、技术型产业工人成为需求主导。但由于地区发展、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等存在一定差距,年轻劳动力和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向优势地区流动,本地一些用人岗位难以找到合适人才。

“要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以适应产业要求。”白璐告诉记者,除了公司自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外,人社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尤其是和市人社局签订“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培训”协议后,他们可以直接按用人单位需要,对离校三年内的毕业生和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免费培训,“2022年,我们信华信技术培训中心在人社部门指导下,共为各类企业量身定制培养专业转换人才超过600人,很受企业的欢迎。”

技能培训受益的不只是企业,求职者更是直接受益者。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赵佳戚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毕业前夕,我几乎每天都要在线上找寻合适的公司、投送简历,然后就是等待、焦虑,结果无一成功。”

2022年9月,赵佳戚参加了人社局委托举办的专业转换培训,这成为他求职路上的转折点。

“培训单位都是人社局定点机构,培训质量有保障且不收费用。”赵佳戚告诉记者,他选择了为期4个月的“大数据开发”培训,并在结业后成功签约用人单位。

截至2022年底,大连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免费专业转换培训13108人,培训合格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作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在调查中记者感受到大连的政策有力度、企业有信心、岗位有保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