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学主张是教师对教学是什么和怎么做(教)的意见。教学主张就像一张名片不仅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也能影响和带动更多教师找到各自的专业生长点实现自我发展、突破和超越。我在教学实践中,凝练出“学导教学——我的语文教学主张”。学导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及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


【资料图】

一、概念界定

(一)主张的基本涵义

学导即学习引导,学导课堂的“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导”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学导课堂就是利用学校小班化的特点,教师将讲、练、批、改、评几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高效的状态。学导课堂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学导合一”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组织起来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二)主张的释义

学导教学从“教学过程”的视角,可理解为“由学到导”的过程;从“教学方法”的视角,可理解为“以导促学”的方法;从“教学结果”的视角,可理解为“发展智能”的结果。学生通过“学导课堂”的学习经历,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他们的智能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见,发展核心素养只有通过学科教学才能落实。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汉语拼音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篇章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二是积累比较丰富的语言,包括课内和课外一些优美的语言及其语言形式;三是初步的语文能力,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四是必备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不动笔墨不读书、勤查工具书、书写整洁、认真听讲、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习惯;五是比较丰富的语文情感,包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等。在这些素养中,初步的语文能力和必备的语文学习方法、习惯无疑是“核心素养”之一。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与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品格与能力。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作为媒介、材料的知识变成了教学的目的,也因此,“教为主”成为低效语文教学的重要症结。教师的教学设计始于教师自身“潜意识”的知识教学:从我怎么理解这篇课文,到我怎么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再到怎么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我”字当头,以“教师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教育成了“为了知识的教育”,而能力和素养却被弱化、被边缘化了,有知识、没能力、缺素养就成为我们教学最致命的问题。语文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堂,必须要从以“教知识”为基点转向以“学知识”为基点。建立以学为主并得到恰当指导的“学导”课堂: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体充分展开推进学习活动,以优化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评价其学习效果,达到“教一学一评”的一致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学模式

学导课堂模式是一个对教学板块的基本划分,但并不是对板块的绝对要求。“学导合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由学、导、练三个板块组成,不能简单理解为是课堂上绝对的三大独立板块,它可以是一堂课的三个板块,也可以是讲授某个知识点的三个环节。划分板块的目的在于,便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学导课堂模式是一个对时间相对量化的教学要求,但并不是对时间的机械要求。对时间的要求上既不能不量化也不能过于量化。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分配各环节的时间,通过对教学时间的有效控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角色的改变。学导课堂模式旨在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改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职责和角色的转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去学习,指导学生去学习,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习的问题,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这些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利还给学生,做到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通过生生互助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最大限度减少教师“讲”的时间。给学生时间,教学生方法,树学生信心。对于学习的内容,教师应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将内容问题化,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生生互动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更多的是学习内容的布置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问题的解决者,有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应用

“学导课堂”的核心要素包括:“学导结合”、“探究深化”、“总结反思”。

学导结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教师以各种巧妙的方法导入后,学生开始急切参与,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新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将课堂变为自学、交流、研讨、探究、质疑的最佳场所。学导结合,学生自觉地学,教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真正高效的课堂。

探究深化这一环节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知识,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反思,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地总结、反思、沉淀是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渗透反馈的原理,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进学习的进程,有效地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