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发牌4年,我国5G建设成绩有目共睹: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6.34亿户。这意味着我国领跑了全球5G“上半场”,并将提前进入5G“下半场。”根据GSMA的报告,5G将在2030年为中国经济带来2900亿美元的增量,可以说,5G“下半场”发展潜力巨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下半场”的开启,5G重点也从大规模投入建网走向加速5G商业化。为此,工信部提出下一阶段将做好5G的“建”“用”“研”。在近期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PT展)上,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表示,爱立信在中国已经制定了清晰的行进路线,即立足当下,携手运营商伙伴打好5G“下半场”,在中国市场做好5G三件事——“做精、做深、做新”。

做精:极致体验、绿色低碳、AI赋能

网络是5G发展的根基,是业务运营的保障,无论5G进入哪一阶段,覆盖广泛、技术领先、品质优良的网络都是5G立足之根本。为此,5G进入“下半场”,网络建设仍是首要任务。不过,相较于“上半场”,“下半场”的重点是“做精”5G网络。

方迎表示,“做精”是要持续打造极致体验、绿色低碳、AI赋能的5G精品网络,推动5G向着性能更优异、功耗更节能、用管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这既是5G建设的目标,也是使能5G应用和创新等一系列后续的根本和基础。

爱立信中国区网络产品方案总经理吴日平强调,极致体验是通信网络的核心价值,而提供极致体验的基础是网络设备,因此爱立信专注于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最好的网络设备。例如,爱立信自研硬件平台“硅芯科技”经过快速迭代,目前处于业界领先水平,爱立信的滤波器、散热和功放等也凝聚了大量关键技术创新。在PT展上,爱立信推出大功率4天线宏覆盖射频单元,率先做到了10kg和10L的业界里程碑水平,体积较上一代减小35%,功耗较上一代降低25%,秉持了“小而美”“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达到“事”(容量、性能)倍“功”(功耗)半的效果。

以更低的能耗承载更多的用户和业务,是绿色低碳目标下全球运营商的不二选择。爱立信很早就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帮助运营商降低碳排放。2022年下半年,爱立信与江苏移动合作开通了全球首个5G赋智型绿色基站,实现了零碳运营;随后又与广东移动合作开通了首个2.6GHz频段的5G赋智型绿色基站。赋智型绿色基站可实现风能、太阳能、蓄电池等混合能源的统一、智能化管理,会根据基站能耗需求与用电成本,调配和管理电能,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电。不仅如此,吴日平表示,从今年开始,爱立信位于巴西、中国、爱沙尼亚、美国的工厂100%使用绿色能源。

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结合,要解决的不仅是有没有的问题,更是好不好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好”?答案是需要把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通信专业技能和经验相结合。在持续探索AI潜能上,爱立信基于全球网络布署的专业经验和全球研发布局的前沿探索,通过海量的网络数据进行持续迭代优化,造就了全球广泛布署的Ericsson AI应用案例。仅是爱立信AI节电平台,就在中国协助运营商管理9万余个5G基站,节电效果超过20%。

此外,随着中国5G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规模越来越大,5G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盲点、热点有待完善和优化。爱立信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小型基站容量解决方案(即3D立体补热方案)”,使用Street Macro街道站、室外型DOT系统和5G井盖站等产品,在安装空间上涵盖高、中、低三个维度,在安装方式上融合杆、檐、井三种场景,可全方位、立体地为人流密集、容量需求高的困难场景提供便捷的5G容量增强,如交通枢纽、景区和街区等场景,特别适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旅游业、会展业快速反弹提出的高容量需求。

“如果说之前的技术合作更像是空谷幽兰、高山杜鹃,那么从今年开始双方合作更加关注现网,更加脚踏实地,服务于网络一线的需求。”爱立信中国区CTO王浩博表示。

做深:模式变革兑现价值,范式创新释放潜能

方迎表示,“做深”就是要加速5G商业潜能释放。一方面与运营商一起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好消费者新业务的布署,推动运营商5G投资的商业变现;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能力开放这一范式创新,将网络能力推动送到开发者指尖,请千百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5G创新中来,让5G与更多行业发生“化学效应”。

过去4年,运营商在“做深”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在5G创新技术方面催生了众多案例。爱立信东北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莫文莉女士介绍,新加坡电信在2022年10月F1一级方程式大赛期间为用户推出了基于特定网络切片的高清视频应用,获得了一致好评;爱立信南京工厂完成了5G专网部署,实现了10多个应用场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总体而言,5G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兼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吴立东指出:“高性能网络、先进的5G网络技术,以及由XR、网络能力开放等范式创新推动的5G应用创新与生态完善是5G商业化成功的核心支撑,缺一不可。伴随着5G用例的丰富和价值的释放,必然会产生更加庞大的数据与流量,这也将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需求,继而推动5G网络建设和下一代网络演进。”

对于to B市场,爱立信中国行业方案技术总监王中先生给出的对策是作“加减法”。第一,5G三大场景中的eMBB、mMTC已经实现,uRLLC尚未完全实现,限制了一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场景的应用,这就需要向uRLLC演进,通过作“加法”不断增强网络能力。在此方面,爱立信提出了TCC时间关键型通信,集合了uRLLC等创新能力。第二,5G物联网发展潜力巨大,但5G终端高成本、高功耗已成为物联网规模商用的关键挑战。RedCap通过作“减法”降低终端复杂度,优化终端成本,减少功耗和尺寸,与eMBB/mMTC/URLLC应用场景形成互补,加速5G在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工业生产、电网及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对于to C市场,业界最终需要把试点应用真正做深、做精,提升应用价值。而提升价值的核心在于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在实现端到端5G应用过程中,需要整个价值链上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5G带来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和强大的性能,如果把这些功能和性能真正开放出来,变成水、电一样方便使用的能力,就有成千上百万的开发者可以基于这些能力创造出更多应用。”方迎表示。

2023年,爱立信收购了Vonage。吴立东表示,在4G时代,Vonage通过网络能力创新诞生了很多范式创新,给很多行业带来了颠覆式变化。爱立信收购Vonage,也是希望让更多开发者掌握5G能力,带来5G范式创新。

“爱立信收购Vonage以后,致力于创建全球网络平台(GNP),以网络能力开放帮助电信运营商实现更多5G商业化增长目标。爱立信的全球网络平台就是为全球运营商和应用开发者搭建起网络能力开放桥梁。”莫文莉表示。

值得注意的事,根据GSA发布的报告,全球1600多款5G终端中,有97%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部分路由器和CPE,只有3%为特定应用的新型终端。终端的多样化是5G发展的基础,比照4G时代,5G终端还需要假以时日,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最终加快5G商业化进程。

做新:创新无止境,面向未来的研发已在路上

就“做新”而言,爱立信携手产业伙伴积极开展未来技术的研究,推动网络演进。一方面,从Release 18开始重点关注提升网络能耗效率、网络智能化、时间关键型网络、XR和RedCap等新业务形态,以及空口性能加强等;另一方面,爱立信积极探索6G,旨在创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体,将6G打造成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展望未来连接技术,爱立信中国区技术部副总经理张永涛表示,爱立信网络演进蓝图分为三步走:建设5G精品网络、下一波5G演进、6G愿景与研究,目标是将现有基于配置的、半静态的、基于算法的“网络机器”,进化为基于意图的、具有能耗意识的、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网络生物体”。

在5G技术下一波演进中,运营商将面临三大痛点: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现代化、拓展新业务、管理网络的复杂性。针对三大痛点,爱立信提出了新网络、新业务、新运营的概念以实现5G网络在性能、功能、智能上的大幅升级。

“新网络”包括新的硬件平台,如中低高频多频段方案,上行增强,网络自动化、智能化,公网私网协同,非地面组网(NTN)等。

“新业务”包括更多新形式的终端,如RedCap、XR,以及更多的新业务,如确定性时延业务、网络切片、网络能力开放。爱立信的时延敏感型通信方案可提供有保障的低时延或者确定性时延,RedCap可以更低成本地把物联网技术推向5G,是新业务的典型代表。

“新运营”包括零触碰、数字孪生赋能网络运维、数字治理、流程治理、工具治理等,通过数字孪生、数字镜像等给网络运维带来便利。

更加面向未来的6G将带来更具颠覆性的变革。张永涛表示,爱立信的6G愿景是创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体,在由知觉、行为和体验组成的物理世界和可编程的数字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今年是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31年。方迎表示,爱立信一直把中国市场视为非常重要的市场,爱立信也是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移动通信网络从1G到5G建设的外资企业。在5G时代,爱立信与中国运营商伙伴合作,帮助中国5G建设领先了“上半场”;进入5G“下半场”,爱立信将继续保持与中国运营商和产业伙伴的密切合作,共建精品网络,加速释放5G商业潜能,为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动能。同时,爱立信也将携手产业伙伴探索包括6G在内的未来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通信产业与社会进步。“我们有信心继续与运营商及产业伙伴携手前行,做好5G当下,共向6G未来。”方迎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