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云计算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基础,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纵观2022年云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作为一种借助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的手段,各种企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对自身的业务架构和IT架构进行升级调整。可以说,除了规模的高速扩张外,云市场发展进入了精细耕耘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趋势和变化值得关注。


【资料图】

传统云服务提供商保持高速增长

Amazon、Google和Microsoft等云服务市场的主导者,在2022年获得了符合其市场地位的增长,维持着名副其实的“市场领导者”地位。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数据,仅Amazon就获得了云架构服务将近1/3的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3家服务商占比约为34%、21%和11%。借助IT能力和丰富的解决方案,这些“市场领导者”继续引领着IT转型。无论是借助互联网实现高增长率的阿里和腾讯,还是在各自具有特定优势的利基市场耕耘的IBM、Oracle和Salesforce等IT企业,都暂时无法改变市场格局。尽管运营商在云市场中屡屡发力,但在市场中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它们扮演的更多还是配角——即便是IaaS、PaaS以及私有云架构等IT基础网络架构服务成为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云服务市场的整体容量也得以增长: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7年,全球云市场规模仅1467亿美元;而到了2021年,云计算市场的整体规模已迅速膨胀至3307亿美元,IaaS、PaaS和SaaS市场的规模分别为916亿美元、869亿美元和1522亿美元。比较而言,2021年国内云市场中IaaS的份额为74%,PaaS的份额为9%,而SaaS的份额仅为17%,呈现出以基础网络设施为主体的市场结构特征。相比于IaaS,PaaS和SaaS具有更高的IT能力需求,因为需要更贴近业务,更为个性化地解决业务的IT需求。由此看来,国内服务提供商提供个性化云服务的能力,尤其是满足大企业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治理、应用安全性等方面需求的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云原生成为新的关注点

在早期云服务市场,用户关注更多的是成本、资源复用等方面。但这种现象随着“云化”的深入而发生改变。如今,业务响应速度和敏捷程度成为数字化发展新阶段的关注点。对内构建敏捷的组织架构和灵活有弹性的商业模式,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需求。

云原生被视为“云计算2.0”,此时企业不再单纯为了上云而上云,而是关注在云上如何构建应用敏捷迭代和业务创新的能力。云原生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效率、进行敏捷迭代的最短路径,基于它可以构建更易于弹性扩展的应用类型。从业务角度来看,云原生可以带来更快的业务响应速度,使需求高效实现;云原生可以有效地缩短应用交付周期,让需求更快地变成代码,代码更快地变成线上的应用,最终为用户服务,即通过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带来切实的业务价值。从更为抽象的指导思想角度来看,云原生表达了一种未来软件开发的管理和实践思路:将软件部署在云上,并且遵循一种新的软件开发、发布和运维模式,从而使软件能够最大化发挥云的能力。

从云原生的发展状况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首先,云原生逐渐在商业环境中得到应用和完善。其次,Kubernetes在安全性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敏捷开发和DevOps所需要的高频代码发布、部署等也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伴随着应用从云端向边缘拓展,云原生也在边缘计算领域得到了发展和落地,进一步拓展了应用领域。

安全成为云战略实施中重要影响因素

伴随云计算、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传统部署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应用和服务开始逐渐向云端迁移,远程员工、分支机构、供应商等用户也将业务访问边缘扩散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流量模型变化导致的网络运行性能低下、安全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架构变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复杂的安全解决方案需求。

2019年Gartner提出了“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的概念,期望将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和安全能力集成到云服务中,打造企业数字资产分布的安全边界,从而简化网络及安全的部署、运维等环节,并为不同位置的用户提供一致的安全访问体验。业务的远程化开展、网络安全问题凸显、云网能力不断融合,使得云战略实施中SASE愈加得到关注。Dell'Oro Group最新的5年预测提到,SASE市场规模从2019年到2021年翻了一番,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近两倍,市场规模超过130亿美元。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交互方式日益普及,为SASE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SASE结合网络和安全服务能力,以平台的方式整合分布于互联网任意位置的数据和应用,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公共网络安全地访问这些资源。SASE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交付和安全保障能力,将是云市场的焦点。目前全球SASE主要厂商有Cisco、Palo Alto Networks、Netskope、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Fortinet等,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超过55%的市场份额。在这个相对市场中,除了传统的安全服务厂商之外,像Microsoft之类可以提供丰富IT前端能力的厂商,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运营商与云服务提供商持续开展合作

在“上云”的早期,服务聚焦在IT方面,上云也更为集中在IaaS领域中。随着云服务的发展及企业中各利益相关方在敏捷业务调整、互联网化服务不断达成共识,“云化”不再是单一满足企业IT需求、强化IT使能,而是演化为匹配具体行业甚至细分领域的场景化需求。在此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应用、业务都应得到关注,并重新梳理出在“云架构”之上的框架。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云化”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对云服务提供者提出了要求,比如对架构进行规划、将业务架构转化为技术架构、实现架构的治理和迁移等——这也是“复杂度经济”带来的价值和挑战。对于IT能力相对薄弱的运营商而言,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专业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

典型的案例是AT&T和Oracle始于2017年的合作。Oracle与AT&T很早就签订云计算协议,并与Equinix(美国重要的IDC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样的合作,Oracle的云业务直接部署在全球最大IDC提供商的数据中心,AT&T可以获取Oracle云计算组合产品,AT&T的海量内部数据迁移到Oracle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AT&T和Oracle在2022年又达成了下一个5年的合作。

AT&T信息技术高级副总裁Jon Summerss在针对合作的声明中,将与Oracle合作的云化迁移称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性项目”。借助Oracle的云服务,AT&T实现了IT架构的升级,同时提升了自身在数据中心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为运营商尝试IT化转型的先驱,AT&T和主流的云服务提供商Amazon Web Services、IBM和Microsoft都有过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与Microsoft的合作中,AT&T将5G网络架构到了Azure云上。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有机会在提供云服务、网络服务的同时,以“云网融合”“应用规划/部署/迁移”等方式切入用户IT领域的业务,就有可能形成新的盈利点。如此一来,运营商在电信运营中积累的IT能力,就可以转化为提供新服务的资源。在云网融合的资源基础上,运营商有机会进入下列市场:“协助用户开展云化转型”“开放式架构构建咨询”“如何采用合适的网络能力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云端服务感知”“如何帮助用户快速引入第三方应用能力”……将业务方向调整到高技术含量、贴近用户核心业务、服务价值显著、服务附加值高的领域。这些商业机会的把握,需要在IT化转型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运营商应准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边界,做好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分工合作。

多变的外部环境为云服务赋予新的含义,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在未来18~24个月内,我们预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开始探索使用行业云满足其垂直需求的办法。”德勤管理咨询在《2022技术趋势》中预测,未来5年行业云市场的价值将达到6400亿美元,而云化将呈现行业垂直化的趋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