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现实问题,实现“双碳”目标,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的“零碳计划”,正与能源、电力等多个系统协同发展。面对中国汽车、交通、能源转型的重大机遇,中外各国在碳中和方面正在深化合作,跨国车企也积极参与其中。

目前距离碳达峰目标还有不到10年时间,“十四五”是关键期,也是窗口期。面对“双碳”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实现跨行业合作推进汽车行业转型,共同改变赋能进步?3月26日上午,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以“碳中和进程中的汽车、交通、能源转型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上,各方举措和行业人士的观点建议值得一看。

01“电动化”正引领交通运输行业践行“双碳”

对于汽车行业的“减碳减排”,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他表示,“我国汽车业的减碳减排路径,从近期看,提高燃油车经济性仍是主要方面,从中长期看,电动车将成为“降碳”的主要方面。汽车产业要重视制造、使用、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减碳减排,汽车轻量化、动力电池、废旧车辆回收等方面是突破的路径,未来,智能网联是减碳减排的新动力。”同时,他更是强调,“实现双碳目标,行行有责。要梳理清碳排放,摸清碳足迹。”

“发展电动汽车顺应了全球和汽车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有助于推动我国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明确了发展电动汽车的宏观作用。

事实上,汽车行业电动化正在引领交通运输践行“双碳”。“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一些行业先行,碳中和、零排放必须建立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汽车行业是存在技术可能性最大的行业之一,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交通发挥引领作用。”针对推动汽车行业全面电动化的建议,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提到了几点:

欧美明确的超前目标和市场将可能反超中国,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双碳目标应考虑对标欧美;乘用车和货车电动化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和市场差别很大,针对货车的财税政策支持应该稳定,尽快出台商用车新能源积分政策;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需要面向全面电动化提前布局。

02电动、能源产业协同融合推动行业发展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的快速增长,正在带动车用能源体系的转变。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供应为前提,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电力转型协同发展?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提到,要鼓励行业机构和企业开展有序充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柔性充电、无线充电、自动充电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绿色能源融合技术的创新发展;鼓励车企研发具有丰富车网互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促进人、车、桩、网、云等各环节的融合衔接;支持运营企业增大双向充电桩的建设力度,实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双碳”是全球以及各行各业的共同课题,中国市场具有无限的潜力。借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阔潜力,一些新角色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作用。

比如,松下电器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赵炳弟提到,松下正在建设氢能燃料电池冷热电综合能源利用项目,以及燃料电池综合利用零碳建筑。该项目位于中国无锡,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松下首次在中国实施该类型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中国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推广,为碳减排的企业责任做出努力和贡献。未来,松下还希望与物流、电动汽车租赁业、电池交易和回收、二手电动汽车买卖等产业链企业就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共赢合作。

壳牌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提到,企业要与行业同步,与市场同步。目前,壳牌的充电网络正在不断扩展,目前有9万左右的充电终端,2025年将在全球达到50万。为了能够给更多中国的顾客带来优质服务和体验,他提到,应鼓励充电企业的服务和安全指标做得更好,充电桩配套建设的审批可以更快,充电企业可以参与电价、绿电交易等。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壳牌最大的绿氢项目已经投产,助力绿色冬奥的举办。

随着电动汽车私人渗透率的提升,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成为行业热点。国轩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缜提到,总体来看,除了四大主材,包括电解液、隔膜等材料,总供给大于需求,伴随着投资不断增长,产能不断释放,市场会达到平衡。目前碳酸锂价格高涨,2025年宜春便要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开发,锂都宜春将终结全球锂资源短缺。同时,他提到,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的材料总供给,将在2040年达到平衡。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占比,会逐步演变到6:4。

03车企持续加码国内市场新增长点

目前各大企业都在加强国际合作,以新能源车发展为契机,持续推进全球化和供应链安全稳定。此次论坛上,北汽集团、宝马集团、通用汽车、沃尔沃汽车等车企都讲述了各自的发展愿景。

一直以来,商用车领域的“减碳减排”都是行业的关注点。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提到,零碳商用车是“汽车、交通、能源”三大体系的重要连接点,目前规模化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据悉,北汽福田已经实现分场景、分技术路线全覆盖,未来北汽福田将为更多运输场景,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解决方案。他建议应该率先推动京津冀商用车的全面新能源化。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chen Goller(高乐)则提到,宝马将可持续发展贯穿整个产业链,并设立了明确的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宝马集团计划将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其中供应链端降低20%、生产层面降低80%、使用阶段降低50%。2020年,宝马首个“充电、光伏、储能三合一”能源示范站在北京落成,可利用太阳能和回收电池为客户车辆充电,其产生的电能还可以供经销商运营使用。未来三年,宝马计划将类似的能源站增加到100个。

沃尔沃汽车新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Jim Rowan发表演讲,这也是其履新沃尔沃汽车之后首次参加公开活动。他表示,中国是沃尔沃汽车在多个层面实现业务增长的核心市场,包括从消费者到产品开发,再到电气化、智能供应链整合等。未来,沃尔沃汽车战略的五个明确目标包括:采用新型可持续材料,加速电气化转型,同时将更先进的安全技术融入其中;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在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继续加强在新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特别是车载中央计算平台;继续聚焦直接的消费者关系,快速因应消费者的变化;成为最迅速的变革者,建立独特的企业架构、开放的技术合作关系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同时强化对于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赵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