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首批9个区域11幅影像在京发布。这些影像包括微光成像仪图像、多谱段成像仪图像以及热红外成像仪图像三类,涉及我国长三角、山东半岛、西藏纳木错、新疆阿克苏、北京、上海及法国巴黎等多个地区和城市。

中科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介绍,针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与评估需求,SDGSAT-1搭载了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以实现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精细刻画。

其中,热红外成像仪具有高分辨率宽幅观测能力,能够获取300公里幅宽、30米分辨率的数据,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光路低温光学系统设计,可在大动态范围下分辨出0.2摄氏度的温度差异。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采用共用光路的创新设计,在保证数据观测一致性的同时,实现了10米分辨率的数据获取能力。

同时,SDGSAT-1卫星设计有“热红外+多谱段”“热红外+微光”以及单载荷观测等多种数据获取模式,可实现多载荷、全天时协同观测,针对3个载荷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星上定标模式,以满足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数据获取效率和定量化探测需求。

目前,SDGSAT-1卫星处于在轨测试阶段,各项功能正常,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卫星在轨正常运行后,将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全球数据支撑。未来,该卫星的数据产品将提供全球共享,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作出贡献。(记者 陆成宽)

推荐内容